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星島日報報道)港大醫學院昨發表研究指,通過大數據發現,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五年全球多個地區的「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藥物使用量持續上升,其中香港兒童服藥比例上升三十六倍。港大醫學院分析認為,是反映患者及家長對ADHD認知提高,以及醫生診斷更準確,使更多病童用藥。
港大醫學院主導,與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等一共十三個國家的學者合作,研究各地ADHD用藥情況,其中香港二〇〇一年時,每二千五百個兒童有一個服藥,比例接近零,至二〇一五年則每六十九個兒童有一人服藥,佔比達百分之一點四五,比例十四年間升三十六倍。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指,不同意香港有濫藥情況,他指ADHD藥物須醫生處方,相信大部分藥房均沒有兜售,相反認為病童用藥比例上升,是大眾對病症加深認識,並非認為小孩百厭頑皮了事。黃志基又稱,比率增加亦跟醫生準確斷症有關,因為ADHD症患者容易被人討厭、杯葛,社交圈子狹窄,或引發抑鬱症,但醫生可能未有察覺是ADHD導致抑鬱症,沒有針對治療,現時則會以約六星期仔細觀察,留意患者跟家人、同學的相處方式斷症。
研究又引述衛生署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數據,每年新個案轉介數字由二〇一二年的八千七百七十三宗,上升至去年的一萬零四百三十八宗,但能在六個月內接受公營醫院醫生會診的病童,則由二〇一二年的九成,持續下跌至去年五成半,反映愈來愈多病童輪候超過半年才獲診斷,黃志基相信主因是病人逐漸增加有關。
他關注情況並表示,小一及小二為病童治療黃金階段,但若輪候至小三才獲診斷,而最終確診,學童成績及生活已大受影響,「如果你不懂一加一如何計算,你更不明白怎樣計三乘三乘三」,而病童面對朋友仍然十分衝動,若聽到逆耳說話,或拳打他人泄憤,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他建議,港府短期內促使醫生、護士、心理學家及藥劑師合作,減輕醫生負擔,長遠增加醫生人手。
大專生Thomas六歲確診患有ADHD,行為治療不果後服藥,他指服藥前容易遇同學爭執,一度被人排斥,但服藥後有助控制情緒壓抑衝動,朋友漸覺改變亦多與他溝通重建友誼。黃志基補充,並非必須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他以美國游泳好手菲比斯也患有ADHD為例,「一日游三至四小時,已沒有力氣」,故並非每宗個案均須服藥。
港大醫學院主導,與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等一共十三個國家的學者合作,研究各地ADHD用藥情況,其中香港二〇〇一年時,每二千五百個兒童有一個服藥,比例接近零,至二〇一五年則每六十九個兒童有一人服藥,佔比達百分之一點四五,比例十四年間升三十六倍。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指,不同意香港有濫藥情況,他指ADHD藥物須醫生處方,相信大部分藥房均沒有兜售,相反認為病童用藥比例上升,是大眾對病症加深認識,並非認為小孩百厭頑皮了事。黃志基又稱,比率增加亦跟醫生準確斷症有關,因為ADHD症患者容易被人討厭、杯葛,社交圈子狹窄,或引發抑鬱症,但醫生可能未有察覺是ADHD導致抑鬱症,沒有針對治療,現時則會以約六星期仔細觀察,留意患者跟家人、同學的相處方式斷症。
研究又引述衛生署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數據,每年新個案轉介數字由二〇一二年的八千七百七十三宗,上升至去年的一萬零四百三十八宗,但能在六個月內接受公營醫院醫生會診的病童,則由二〇一二年的九成,持續下跌至去年五成半,反映愈來愈多病童輪候超過半年才獲診斷,黃志基相信主因是病人逐漸增加有關。
他關注情況並表示,小一及小二為病童治療黃金階段,但若輪候至小三才獲診斷,而最終確診,學童成績及生活已大受影響,「如果你不懂一加一如何計算,你更不明白怎樣計三乘三乘三」,而病童面對朋友仍然十分衝動,若聽到逆耳說話,或拳打他人泄憤,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他建議,港府短期內促使醫生、護士、心理學家及藥劑師合作,減輕醫生負擔,長遠增加醫生人手。
大專生Thomas六歲確診患有ADHD,行為治療不果後服藥,他指服藥前容易遇同學爭執,一度被人排斥,但服藥後有助控制情緒壓抑衝動,朋友漸覺改變亦多與他溝通重建友誼。黃志基補充,並非必須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他以美國游泳好手菲比斯也患有ADHD為例,「一日游三至四小時,已沒有力氣」,故並非每宗個案均須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