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研究發現,受傳統教學的幼稚園學生,面對同學搶玩具等欺凌時,多達一成七「零反應」甚至眼泛淚光,男較女更甚,易成為被欺凌的一群,較遊戲教學幼稚園學生高出十三個百分點。學者分析指傳統幼園學童大多「坐定定」單向接收知識,或透過串字等「假遊戲」催谷學習,令他們欠自主學習,應變力相對減弱。
遇欺凌零反應 男生更差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一三年十月起,個案研究兩間分別以傳統學術及抄寫的「A學校」,以及遊戲活動教學的「B學校」的幼稚園,共六十名四歲至五歲兒童接受追蹤研究的學習自主。研究員以十六個在幼稚園經常發生的情景為例訪問,包括「如有小朋友唔同你玩,你會點」、「如有同學過來搶你的玩具,你會點」等。
受訪學童的答案綜合為「堅持己見」、「參與協商」、「抽離」、「順應」及「不知道」五大類。結果發現,「A學校」近三成六學童願意「參與協商」,但竟有高達一成七說「不知道」,男生佔兩成三,遠高於女生的百分之八,亦以不懂處理朋輩相處問題的佔大多數。鄭佩華分析,回答「不知道」屬最差勁,反映學童不懂處理問題,最易成被欺凌對象。
反觀「B學校」有四成一學童願意「參與協商」,部分更懂得提出反建議如「不如輪住玩,我玩完,再輪到你玩」,只得近百分之四表示「不知道」。
鄭佩華說,本港有約七成幼稚園屬「A學校」的傳統學習,「遊戲」則只是串字遊戲、抽閃卡的讀字遊戲等「假遊戲」,最重要為升讀名校小學鋪路,令小朋友之間欠缺溝通和一起玩樂的機會,反而窒礙了學童的自主性。
遇欺凌零反應 男生更差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一三年十月起,個案研究兩間分別以傳統學術及抄寫的「A學校」,以及遊戲活動教學的「B學校」的幼稚園,共六十名四歲至五歲兒童接受追蹤研究的學習自主。研究員以十六個在幼稚園經常發生的情景為例訪問,包括「如有小朋友唔同你玩,你會點」、「如有同學過來搶你的玩具,你會點」等。
受訪學童的答案綜合為「堅持己見」、「參與協商」、「抽離」、「順應」及「不知道」五大類。結果發現,「A學校」近三成六學童願意「參與協商」,但竟有高達一成七說「不知道」,男生佔兩成三,遠高於女生的百分之八,亦以不懂處理朋輩相處問題的佔大多數。鄭佩華分析,回答「不知道」屬最差勁,反映學童不懂處理問題,最易成被欺凌對象。
反觀「B學校」有四成一學童願意「參與協商」,部分更懂得提出反建議如「不如輪住玩,我玩完,再輪到你玩」,只得近百分之四表示「不知道」。
鄭佩華說,本港有約七成幼稚園屬「A學校」的傳統學習,「遊戲」則只是串字遊戲、抽閃卡的讀字遊戲等「假遊戲」,最重要為升讀名校小學鋪路,令小朋友之間欠缺溝通和一起玩樂的機會,反而窒礙了學童的自主性。
標題:學術型幼園易製「唔知點算童」學者﹕培養自主黃金期 應讓孩子「真遊戲」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階段常「坐定定」讀書可能窒礙幼兒發展自主能力,教育學院利用源自芬蘭的國際測試,分析30名學術型及30名遊戲型幼園生如何處理社交矛盾,結果部分港生出現芬蘭測試中從沒見過的情况——完全不懂得處理社交矛盾,還焦慮得「眼濕濕」,當中學術型幼稚園的幼童「唔知點算」比率,為遊戲型幼園的4.4倍,反映前者自主力較低。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5歲前是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黃金期,建議多讓幼童參與「真遊戲」。
遇社交衝突 不懂處理「眼濕濕」
參與研究的4至5歲幼童來自兩間幼園,每人須回答16個社交衝突題,如「老師叫你收拾玩具,但你不想收拾,怎麼辦?」再將兩間幼園分別得到的480個答案分4類,包括參與協商、順應、堅持己見及抽離(見圖)。其中參與協商型不順應環境,但會思考策略達到目的, 如要求老師「畀我玩多陣」,反映自主力強;「抽離型」則接受環境卻不調整心態,如被要求收拾玩具時決定離開,自主力最低。
芬蘭測試 港獨現「唔知」型
負責研究的教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表示,此研究方法來自芬蘭,芬蘭學童的答案均可歸為上述4類,但香港出現第5類:部分幼童完全沒反應,呆望研究員,若重複問題,便眼泛淚光,接着情緒波動地說「我唔知呀」。
兩間幼園學生答常規4種答案的比例都相若,但學術型幼園有16.7%,即80個答案屬「唔知」,是遊戲型幼園的4.4倍,遊戲型幼園有3.8%,即18個答案屬此類。 鄭認為「唔知」類反映幼童自主力較「抽離型」更差,因「抽離代表小朋友至少經過思考,作出決定,唔知代表他們甚至不會思考」。
「唔知」比率 學術型幼園高4.4倍
鄭佩華表示,研究中的學術型幼園為助孩子應付銜接小一學業的壓力,更注重教學成效, 學生每日上課學習中英文及數字,要「坐定定」, 每日僅15分鐘自由活動,玩的多是以學習為目的的「假遊戲」(見另稿)。相反,遊戲型幼園的課程設計全圍繞學生興趣,課堂更放鬆,例如學童下雨後去花園散步, 因對蝸牛爬行速度慢產生興趣,便將蝸牛帶回幼園飼養,有學生又將家中烏龜帶來學校,舉行「龜牛賽跑 」。教師教廢物回收內容時,有人發現敲擊不同罐子發出的聲響不同,學生於是便將空罐子變為簡易樂器 。
遇社交衝突 不懂處理「眼濕濕」
參與研究的4至5歲幼童來自兩間幼園,每人須回答16個社交衝突題,如「老師叫你收拾玩具,但你不想收拾,怎麼辦?」再將兩間幼園分別得到的480個答案分4類,包括參與協商、順應、堅持己見及抽離(見圖)。其中參與協商型不順應環境,但會思考策略達到目的, 如要求老師「畀我玩多陣」,反映自主力強;「抽離型」則接受環境卻不調整心態,如被要求收拾玩具時決定離開,自主力最低。
芬蘭測試 港獨現「唔知」型
負責研究的教院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表示,此研究方法來自芬蘭,芬蘭學童的答案均可歸為上述4類,但香港出現第5類:部分幼童完全沒反應,呆望研究員,若重複問題,便眼泛淚光,接着情緒波動地說「我唔知呀」。
兩間幼園學生答常規4種答案的比例都相若,但學術型幼園有16.7%,即80個答案屬「唔知」,是遊戲型幼園的4.4倍,遊戲型幼園有3.8%,即18個答案屬此類。 鄭認為「唔知」類反映幼童自主力較「抽離型」更差,因「抽離代表小朋友至少經過思考,作出決定,唔知代表他們甚至不會思考」。
「唔知」比率 學術型幼園高4.4倍
鄭佩華表示,研究中的學術型幼園為助孩子應付銜接小一學業的壓力,更注重教學成效, 學生每日上課學習中英文及數字,要「坐定定」, 每日僅15分鐘自由活動,玩的多是以學習為目的的「假遊戲」(見另稿)。相反,遊戲型幼園的課程設計全圍繞學生興趣,課堂更放鬆,例如學童下雨後去花園散步, 因對蝸牛爬行速度慢產生興趣,便將蝸牛帶回幼園飼養,有學生又將家中烏龜帶來學校,舉行「龜牛賽跑 」。教師教廢物回收內容時,有人發現敲擊不同罐子發出的聲響不同,學生於是便將空罐子變為簡易樂器 。
標題:教院:幼園遊戲教學提升社交解難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不少幼稚園標榜遊戲學習為主,香港教育學院兒童研究與創新中心的研究發現,本港幼稚園過於集中學習內容,忽略幼童自主與遊戲感,比較兩所分別以傳統及遊戲教學幼稚園,發現前者幼童在遇到社交難題時,尤其涉及同齡兒童的衝突,往往不知所措,中心總監鄭佩華擔心這些學童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教院兒童研究及創新中心總監鄭佩華的團隊,最近進行一項「遊戲解難及社交學習」的研究,比較兩所同樣參加學券計畫,學童家庭背景相若,但教學模式分別以傳統學術及遊戲課程的幼稚園,研究人員以漫畫方式列出十六種社交情景,訪問兩所幼稚園學生反應。
結果發現,以遊戲課程為主幼稚園的學童,無論在堅持己見、參與協商、抽離與順應環境的能力,均較傳統學術為主的幼稚園學童高,其中參與協商一項最為顯著。至於學術為主幼稚園學童面對社交難題時,往往無從入手,比例較遊戲課程為主幼稚園的學童高近一成三。鄭佩華指,尤其是涉及「同學不跟你玩,你會怎樣」等同儕相處的問題,學童往往無法反應,「反而幼稚園若是遊戲為主,幼童會傾向協商,例如游說同學『一齊玩會開心些』、『你玩完到我玩』等。」
鄭佩華解釋,遊戲為主的幼稚園課程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因過程多涉學童之間的互動,對提升學童自信心與執行力有正面影響,「遊戲過程經過不斷反思,長遠對他們學習更好。」反觀傳統學術為主幼稚園,學童之間對話與互動機會少,「無機會提升他們的衝突管理能力,最終令他們不懂得處理,加上很多時是老師『話事』,學生『主意』的機會少,均影響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她坦言這類學童不懂得處理同儕的社交難題,容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雖然《學前教育課程指引》規定幼稚園以遊戲為策略,但鄭佩華指不少只屬教師主導的「假遊戲」,「比如完成砌圖與抽閃卡,只為練習串字。」她指「真遊戲」需要學生自主與親身體驗,更強調有持續的遊戲感與好奇心,例如有幼稚園安排學生在雨後到花園觀察,學童把蝸牛帶返幼稚園飼養,甚至有學生把家中飼養的龜帶返校園跟蝸牛比賽,但她坦言礙於升小銜接,如芬蘭等「國際標準」的「真遊戲」本港幼稚園不多。
教院兒童研究及創新中心總監鄭佩華的團隊,最近進行一項「遊戲解難及社交學習」的研究,比較兩所同樣參加學券計畫,學童家庭背景相若,但教學模式分別以傳統學術及遊戲課程的幼稚園,研究人員以漫畫方式列出十六種社交情景,訪問兩所幼稚園學生反應。
結果發現,以遊戲課程為主幼稚園的學童,無論在堅持己見、參與協商、抽離與順應環境的能力,均較傳統學術為主的幼稚園學童高,其中參與協商一項最為顯著。至於學術為主幼稚園學童面對社交難題時,往往無從入手,比例較遊戲課程為主幼稚園的學童高近一成三。鄭佩華指,尤其是涉及「同學不跟你玩,你會怎樣」等同儕相處的問題,學童往往無法反應,「反而幼稚園若是遊戲為主,幼童會傾向協商,例如游說同學『一齊玩會開心些』、『你玩完到我玩』等。」
鄭佩華解釋,遊戲為主的幼稚園課程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因過程多涉學童之間的互動,對提升學童自信心與執行力有正面影響,「遊戲過程經過不斷反思,長遠對他們學習更好。」反觀傳統學術為主幼稚園,學童之間對話與互動機會少,「無機會提升他們的衝突管理能力,最終令他們不懂得處理,加上很多時是老師『話事』,學生『主意』的機會少,均影響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她坦言這類學童不懂得處理同儕的社交難題,容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雖然《學前教育課程指引》規定幼稚園以遊戲為策略,但鄭佩華指不少只屬教師主導的「假遊戲」,「比如完成砌圖與抽閃卡,只為練習串字。」她指「真遊戲」需要學生自主與親身體驗,更強調有持續的遊戲感與好奇心,例如有幼稚園安排學生在雨後到花園觀察,學童把蝸牛帶返幼稚園飼養,甚至有學生把家中飼養的龜帶返校園跟蝸牛比賽,但她坦言礙於升小銜接,如芬蘭等「國際標準」的「真遊戲」本港幼稚園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