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 升中學童增 3.2人爭1英中位

標題:升中學童增 3.2人爭1英中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升中一適齡學童人口止跌回升,根據教育局推算12歲學齡人口,將由今年不足5萬人升逾一成至明年約5.45萬人,升讀受歡迎中學的競爭或趨激烈。按教育局昨日出版「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明年全港有約1.71萬個英中學額,較去年增加約250個,增幅僅1.5%,今年約3人爭一個英中席位,來年則近3.2人爭一位。

紓緩縮班情況
近年升中學生人數接連下跌,港島東區、新界北區個別中學早年協議,自願以循環班級模式收生,以共度時艱,來年適逢相關區內的英中加開中一班數,帶動全港整體英中學額增加。東區的聖馬可中學及港島民生書院各增一班,全區共增加66個英中學額。北區來年則有5所英中各加開一班,令全區英中學額增加165個,加開一班的包括地區名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以及聖公會陳融中學、田家炳中學等。其他地區的英中學額則保持平穩,在整體學生人數上升下,相關地區入英中的競爭將更激烈。

根據《中學概覽2017/18》,適齡學生人口回升紓緩中學縮班情況,全港僅開兩班中一的學校,由去年27所減至今年22所。《概覽》亦顯示,全港有10所中學成功「加班」,如東區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南區培英中學,均由原本開兩班中一,增至本學年開3班;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中一班數則「3變2」。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昨起派發,家長須於明年1月2日至17日的學校辦公時間內,把申請表及所需文件交回心儀中學。

20171208 - 北區中一加開英文班 料學子跨區入戰團

標題:北區中一加開英文班 料學子跨區入戰團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一適齡人口回升,有五所全開英文班中學的北區,下學年率先「加班」,令全港英文班學額水漲船高。本報統計,來年合共提供約一萬六千七百個英文班學額,料每三人爭一個英文學額,略高於今學年。北區內五所全開英文班的中學,下學年中一由四班增至五班,令英文班學額急增一百六十七個,增幅冠絕全港,有中學校長料鄰區學生家長會跨區加入戰團,令競爭更激烈。

  下學年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下月二日接受申請,教育局昨向家長派發申請表及各區學位手冊。教育局指,截至上月參加本年度中一派位的小六生人數約五萬零三百人,較去年增約三千一百人。本報統計當局昨公布最新一份《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按中學可預留最多三成自行分配學額推算,連同統一派位,全港英文班學額共一萬六千七百七十六個,較今學年增加二百八十三個。換言之,即約三人爭一個學額,略高於今年的二點九人。

  連同所有學位均以自行分配方式收生的賽馬會體藝中學,新學年全港一百一十九所全開英文班的中學,合共提供五千一百八十三個自行分配學額,較上年增加八十五個,其中五十個來自北區五所加班的全開英文班中學,包括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聖公會陳融中學、田家炳中學、東華三院屬下的甲寅年總理中學及李嘉誠中學,各校自行分配學額由去年四十個,各增十個至五十個。

  本報日前獨家報道,北區下學年十七所中學各加一班,十四所回復一一年「自願減班」前,中一級開設五班的班級結構,除了五所全開英文班中學外,亦包括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等地區名校。北區中學校長會主席梁學圃指,雖然區內全開英文班中學學額增加,但區內學生人口亦見上升,料競爭將一如以往激烈。他不擔心北區學校出現「上移錯配」現象,因區內大部分中學都會加班,非集中於個別中學,又認為學額足以應付學生需求,鄰區的大埔亦會調撥學位,應付北區學額需求。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亦料,北區加班未必導致全開英文班的中學「上移錯配」,但指自行分配學額申請不受校網所限,而鄰區英文班學額亦不見增加,料家長或跨區報讀北區的全開英文班中學,令學額競爭更烈。雖然適齡中一生回升,但她形容只是渡過寒冬,「一定未到大地回春」。

  至於其他地區,有十四區英文班自行分配學額維持不變。東區因港島民生書院等三所全開英文班中學,下學年隔年加班,因而增加二十個自行分配學額,僅次於北區;黃大仙的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亦隔年加班,自行分配學額增十個。




20171208 - 乒乓教練涉狎12歲學員

標題:乒乓教練涉狎12歲學員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兼職乒乓球教練涉在上堂期間非禮12歲女學生,包括指導姿勢時從後壓對方背部、用前臂壓其胸,以及用手拍其臀部數次。案件昨開審,女童作供稱教練指導其他學生時並不會壓他們的胸,該教練平時也曾在堂上取笑她肥胖,又拉其馬尾辮。裁判官裁定案件表證成立,今天有裁決。


被告林承勳(38歲)被控一項非禮罪,指他於去年12月10日,在香港仔石排灣邨一間社會服務中心非禮12歲女童X。
「指導姿勢」被指壓背摸胸拍臀

現年13歲的X透過視像直播作供,庭上亦播放她錄取口供的會面紀錄。X供稱,案發當日是課程的第9堂,被告指她姿勢不正確,從後壓其身體和捉住其雙手糾正姿勢。X承認,被壓過程中未有感覺到被告的身體有任何移動。

X稱,被告及後用手拍打其臀部3至4次,再示意她彎腰發球,此時被告又再從後壓在她背後,右手捉住她握球拍的手,左手前臂則壓在她的胸前3至4秒;惟X及後又稱,她先被壓胸,後被拍打臀部。X指在課堂後期,被告亦曾拉她的馬尾辮,示意她坐下。

社區中心學乒乓 全班一女生

X指被告之前也曾壓在她背後,但她認為糾正姿勢時被壓屬正常,惟被壓胸及打臀則難以接受,而被告並不曾這樣對待其他同學。下課後,X向母親哭訴不要再上堂,揭發事件。
X續稱,她首次參加該社區中心的乒乓球班時,班上除了她以外均是男生,被告在班上不時取笑她肥胖,又替她改花名。身形中等的X此時稱「我都唔肥」,又形容被告「肥嘅,高我啲啲」,指被告約1.55米高。

被告:已刻意彎身免下體接觸

辯方則稱,被告只因身形矮小,故從後教X發球時左手不小心碰到她胸部,又質疑是X的臀部撞到被告放於褲袋的手機。X一概否認,但承認沒親眼看見被告用手拍她。另外,庭上播放被告的錄影會面紀錄,被告供稱他在該中心任教7至8年來一直相安無事,案發時是想教X「正手攻球」,他在X背後已刻意彎身,避免下體接觸到X。

【案件編號:ESCC2571/17】

20171208 - 中學概覽出爐 7校列國旗國歌「關鍵項目」

標題:中學概覽出爐 7校列國旗國歌「關鍵項目」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2017/2018度中學概覽》昨天出爐,本報統計,有7間中學將升國旗或/及唱國歌列於「關鍵項目的發展」範疇內,最少4間中學標明每個月都會有升國旗儀式,其中南屯門官立中學會安排學生作「國旗下的講話」,分享與國情相關的議題。另外有4間中學在概覽中標明推動《基本法》教育,其中漢華中學將之列於「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月通過將《國歌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香港政府明言將盡快開展本地立法程序,本港部分學校有定期的升國旗和奏唱國歌活動。根據最新的中學概覽,有7間學校將升國旗或/及唱國歌列於「關鍵項目的發展」,其中每月有相關活動的,包括南屯門官立中學、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以及鳳溪第一中學。

鳳溪第一中學在概覽中列明,期望透過升國旗及講話「增加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校長黃增祥表示,該校每月初都會升國旗,校長、副校長或主任會講話,內容包括國家經濟發展、文化特色等,希望學生多了解國家發展。他強調會讓學生對中國有全面的認識,「好的要提,不好的也要提」,也曾提及國內貪污、假藥、劣質食物等問題。他說有些學校一星期升一次國旗,認為現時安排合適,「一個月一次絕對唔算多」。

有學校安排「國旗下講話」
現時教育局對學校展示國旗和區旗有指引,建議學校在元旦、香港特區成立日、國慶日、開學首日、學校開放日、學校畢業禮等重要日子升掛國旗及區旗,並鼓勵學校定期展示國旗及區旗。南屯門官立中學在概覽中列明,除教育局指定的日子外,會在每月第一個星期舉行升掛國旗儀式,又安排學生作「國旗下的講話」,分享與國情相關的議題。

4校標明推基本法教育
另外,有4間學校在概覽中標明學校會發展《基本法》教育,其中漢華中學將「深化中華文化價值與基本法教育,展現富責任感與關愛文化」列為該校3個「學校重點關注事項」之一。裘錦秋中學(元朗)則將國民教育、基本法教育、人權教育等列為「關鍵項目的發展」,校長潘步釗表示,內容主要在每周一節的公民教育課中,主要用教科書教授。對於早前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來港講《基本法》,他表示校方已錄下內容選用,正在處理中;學校也會透過學生會選舉,令學生明白公民權利,包括一人一票等概念

20171208 - 中一人數反彈 9校增班

標題:中一人數反彈 9校增班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學年中一適齡人口從谷底上升,中學收生普遍較去年理想,只有兩校由去年三班中一縮為兩班;另有9校由去年開兩班中一加至今年開三班。有校長表示收生寒冬已過,未來數年收生「沒問題」。

根據教育局數字,下學年中一適齡人口約為54,500;截至11月,有50,300人參與派位,較去年增3100人,學生人數正從谷底反彈,未來數年中一適齡人口均會上升。

中學近年面對收生不足問題導致學校縮班,去年有9所中學中一級由三班縮至兩班,但按新一年度《中學概覽》,今年只有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和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的中一級由三班縮至兩班,為近年最少學校縮班的一年。

去年中一縮一班,但今年加回,共有三班中一的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校長方順源表示,上學年中一新生人數是全港低位,稱「最壞的時間已過」,現時人數反彈,料將來收生沒有問題。聖公會聖匠中學今年也加至三班中一,校長吳嘉鳳稱,雖然接下來數年學生人數回升,但盼教育局日後在收生低潮時可做好學額的區域分配。

20171207 - 孕婦及腹中胎死亡 醫管局涉疏忽遭索償

標題:孕婦及腹中胎死亡 醫管局涉疏忽遭索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瑪嘉烈醫院兩年前發生孕婦和其腹中胎兒死亡的醫療事故,失去妻兒的丈夫已就事故入稟高院向醫院管理局民事索償。本案原告曾坤洪,是以其已去世太太王詠欣的遺產管理人名義興訟。

羊水滲漏 患子宮內膜炎
入稟狀指稱,由於被告醫管局及其員工的疏忽、違反合約及違反法定責任,令到死者受到人身傷害並死亡。原告因此要求法庭頒令,要被告向他作出金錢賠償。

原告於半年前受訪時曾透露,死者於一五年中懷孕,一直在瑪嘉烈醫院做產檢。

至一五年十一月廿一日,她發現胎動減少,遂往瑪嘉烈求醫,但未發現問題,但她在廿二日發高燒,再求診時才發現她腹中兒子已經死亡,並有羊水滲漏,而她亦因而患上子宮內膜炎,血液並發現有感染大腸桿菌,最終到廿五日不治。

原告昨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他一直有與院方的病人聯絡主任溝通,但對方近半年以個案未開死因研訊為由,拒絕與他面談,他因此惟有透過入稟法庭,希望能為妻兒取回公道。

案件編號:HCPI 1299/2017

20171207 - 瑪麗PICU爆抗藥惡菌 五嬰中招

標題:瑪麗PICU爆抗藥惡菌 五嬰中招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瑪麗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PICU)爆發社區型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五名嬰兒中招。瑪麗醫院昨公布,於九月十四日發現首宗CA-MRSA個案,一個月大男嬰確診為帶菌者。醫院篩查同期及其後入住PICU的嬰兒,證實再多四名年齡介乎一個月至三個月的嬰兒感染,當中兩人出現病徵,診治後已康復。五人中,三人已出院,兩人因自身疾病仍留院,情況穩定。

九月首宗 兩宗前日確診
五名嬰兒中,有兩人是前日(5日)才在篩查檢驗中確診。瑪麗醫院表示,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預防感染措拖,並進一步於PICU加強篩查,繼續緊密監察嬰兒健康狀況。醫院已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細菌感染源頭仍在調查中。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表示,CA-MRSA多透過接觸傳播,主要影響皮膚,病情一般較輕微,惟少數人可嚴重至潰瘍性肺炎或肌肉炎症。幼兒由於免疫力較差,感染後病情容易惡化。CA-MRSA帶菌者未必發病,因此部分人未必知自己是帶菌者,接觸嬰兒時要注意衞生。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指出,CA-MRSA一般較少在醫院發現,此個案較罕見,感染源頭暫難確定。

20171207 - 涉Fb直播3少主沖涼 印傭今提堂

標題:涉Fb直播3少主沖涼 印傭今提堂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網上直播三名男女少主沖涼事件,涉案印尼籍女傭(廿八歲),昨午被警方暫控一項發布兒童色情物品罪,今日(七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男童阻拍攝未被理會
案發於本月一日(上周五),涉案印傭在北角僱主寓所內,協助三名年約五至七歲男女少主洗澡。期間,有人在Facebook帳戶上,涉嫌直播沐浴片段,影片全長十七分鐘。據了解,當時有男童曾出言阻止拍攝,但未被理會。事件隨即引起全城網民鬧爆。直至本月四日(本周一),三名孩童的母親驚聞事件,憤然報警求助,警方前往現場調查後,以涉嫌發布兒童色情物品罪,將該名印傭拘捕。其後,案件轉交東區重案組第一隊接手處理。

20171207 - 補習削閱讀成績 催谷過度蹉跎童心

標題:補習削閱讀成績 催谷過度蹉跎童心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不少學童上補習班,但「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發現,課後上補習班的學生,閱讀成績比沒有補習的學生低分。而家長若缺乏閱讀興趣,他們的子女閱讀表現亦會明顯較其他學生低,最新研究發現,本港閱讀興趣貧乏的家長比例較上次增加了八個百分點,他們的子女閱讀成績表現亦明顯低於其他學生。有學者指出,補習時間長會減少學生閱讀時間,直言「貼錢買難受」,提醒家長不應過度催谷子女,破壞學習興趣。

家長愛看書成子女楷模
PIRLS國際報告指出,閱讀興趣較高的家長,其子女的閱讀成績較父母閱讀興趣貧乏的學生高近五十分。研究同時發現,六成四參與研究的小四學生有課後補習,他們的閱讀平均分為五百六十三分,較沒有補習的學生低十九分。

港大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表示,不少補習班只是託管形式,或讓學生做練習,令他們閱讀圖書的時間減少。建議家長留意補習的成效,應讓子女有更多閱讀時間。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張慧明建議提升子女深層次的閱讀能力,家長可在子女初小階段,為他們準備故事書、繪本,讓子女從圖畫和文字中解構故事深層含義,高年級可閱讀系列式的微型小說:「有興趣就會追落去睇,培養閱讀興趣。」

家長聯盟發言人張艷璿則稱,現時小學課程涵蓋太廣,令部分家長需安排子女補習追趕課程,加上小學生普遍功課過多、上學時間太長,直接影響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小朋友已經由朝到晚對住啲書,返到屋企仲點會對書本有興趣呢?」

20171207 - 閱讀投入程度 港生全球包尾

標題:閱讀投入程度 港生全球包尾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學生閱讀能力不進則退。二○一六年「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前日出爐,本港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由原本全球排名第一跌至第三名,被俄羅斯及新加坡超前,俄國小學生名列榜首。研究發現,本港學生的平均閱讀能力雖不俗,但學生自評對閱讀課堂的投入程度卻全球「包尾」。有小學校長認為,本港學生排名下跌,與政府過度側重電子學習、忽略閱讀風氣有關。

PIRLS研究每五年進行一次,二○一六年共有五十個國家及地區參與,當中包括本港一百三十九所小學、約三千五百名小四學生,學生需閱讀一篇資訊篇章及一篇文藝篇章,本港學生閱讀平均分為五百六十九分,達「高等國際基準」,但較上一次得分亦跌了兩分,僅排第三名。反觀俄羅斯和新加坡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俄羅斯學生和新加坡學生分別排列榜首及第二名。

研究亦發現,本港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投入程度及信心均低於國際水平,僅三成四本港學生自評積極投入閱讀課,比國際水平低了二十六個百分點,位列榜末。另外,分別有兩成一及兩成六本港學生表示對閱讀的興趣「貧乏」和缺乏信心,均較國際平均水平高出五個百分點,顯示本港不少學生缺乏對閱讀的興趣及信心。

PIRLS亦揭示,從不閱讀電子課本的學生閱讀平均分達五百八十二分,比每天使用電子書的學生高。而接受「普教中」的學生和以廣東話學中文的學生,他們的閱讀水平沒有顯著差異。參與研究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認為,港生閱讀能力與往年相差不大,但俄羅斯和新加坡走得好快,俄羅斯學生料得益於「冬天喺暖爐旁邊講故事,家長每晚都做」,至於新加坡學生,則因為政府大力推動閱讀文化。

校長批側重電子書及STEM
小學教育領導學會主席兼小學校長張勇邦認為,教育局側重推動電子書、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育)等,忽略建立閱讀文化:「小朋友時間係得咁多,要佢哋做機械人、進行科技探索,但又要佢哋閱讀,根本不切實際。」 教育局發言人指,本港排名雖較五年前同一研究下跌,但學生閱讀能力得分在統計學上與新加坡無顯著差距,局方會研究結果,保持香港學生的發展和表現。

20171207 - 舔女兒非禮罪成 父上訴遭拒

標題:舔女兒非禮罪成 父上訴遭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有6名子女的無業漢在女兒年僅10歲時,稱因心疼對方嘔至滿身穢物,脫光女兒衣服舔她全身,包括胸部和私處;又於5年後趁女兒睡覺時掀起她的裙,早前在區院承認非禮判監26個月。他昨上訴求減刑,指犯案是基於對女兒的錯愛。上訴庭法官彭偉昌拒絕受理其上訴,斥他明顯欺負女兒,「點可能錯愛個女錫佢全身?咩愛?」、「將個女除晒全身衫錫,100%係你嘅錯」,更指以本案嚴重性及對女兒的傷害而言,判刑「一天都不會過多」。

被捕後稱「愛自己女兒」

對於上訴人提及過往一宗祖父非禮孫女的案例,該祖父同樣將孫女脫個清光,更用下體磨擦孫女下體,當時的量刑起點只是兩年,而非本案的3年,彭官則指上訴人所引述的案例已是2000年代初,與上訴庭近十多年所制定的指引有別,指出這類案件的判刑幅度,近年已明顯提高。

首次事件發生於2008至2009年某天,當日是學校陸運會,當時10歲的事主感到不適,由朋友送回家休息。被告給藥事主服用,她嘔吐大作,迷糊間感到被告替她脫衣,又感到被告的鬍鬚擦過她身體,對她的身體又吻又舔。

2013年夏天,當時15歲的事主放學回家小睡,她感到有人掀起她的校裙,睜開眼看到被告拿着她的裙,即時喝退被告。兩年後她將經歷寫在網上論壇,有社工聯絡她。她向該社工自言想尋死,自白遭被告持續性侵。被告被捕後稱「愛自己女兒」才舔她,而掀校裙純粹因見不整齊幫她整理一下。
案件編號:CACC75/17

20171207 - 涉播少主沖涼 印傭今提堂

標題:涉播少主沖涼 印傭今提堂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印尼外傭早前在fb網上直播為3名5至7歲男女少主洗澡時的裸體影片被捕,引起各界關注,女疑犯被警方暫控一項「發佈兒童色情物品」罪,案件今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印尼駐港總領事深切關注事件,但認為事件可能涉文化差異,故已提醒在港工作印傭留心法例。

總領事︰或文化差異

該段本月1日於fb直播並長達17分鐘的洗澡片段,近日曾於網上熱傳,片段中可見涉案女傭為3名估計僅約5至7歲男女童洗澡,並出現3小童的正面全裸鏡頭,其間有小童曾要求女傭停止拍攝,但女傭未有理會。居於北角的受害小童家長周一得悉事件後,不滿子女私隱被侵犯遂報警,警方同日傍晚以涉嫌發佈兒童色情物品罪拘捕該印傭。

印尼駐港總領事Tri Tharyat於facebook回應《蘋果》,表示對事件深表關注,但他相信事件不涉色情成份,估計有可能是港人和印尼人在表達疼愛小朋友方面有文化差異有關,例如印尼成人常或以擁抱或接吻來表達對小孩的愛。總領事稱,香港法律重視個人私隱,未得對方同意拍攝及上載小童片段可能觸犯法例,但在印尼則有可能被視作平常事。領事館會協助涉事的傭工,並與警方緊密聯繫。總領事續稱已提醒在港印尼公民(如印傭)在未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勿鹵莽拍攝及張貼任何兒童相片或影片。

20171207 - 小學生閱讀能力 港跌至全球第三

標題:小學生閱讀能力 港跌至全球第三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最新公佈2016年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顯示,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由2011年排首位,跌至2016年第3位,屈居於俄羅斯和新加坡之後。研究亦發現,以普通話學習中文的香港學生,閱讀能力比非普教中學生低。

普教中學生表現更差

研究由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IEA)主辦,每5年舉行一次。2016年的研究評估50國家及地區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行為和態度等。研究團隊以隨機抽樣方式,抽取香港139所學校進行有關研究,涉及逾3,500名學生。香港以569分屈居第3位,較2011年微跌2分。

研究發現,普教中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無顯著幫助,沒有以普通話授課的學生,閱讀平均分達571分,比普教中的學生高兩分。負責分析研究數據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謝錫金教授(圖)稱,普通話教學較着重訓練正確語音,或導致減少了有關閱讀訓練和討論的教學時間。

謝錫金續指,鄰近國家如新加坡有專門部門統籌學生閱讀能力訓練,重點培訓尖子學生,但香港的教育制度偏向公平教學,每個學生不論能力高低均接受同等資源教育,毋須刻意參考其他國家。

研究亦發現,香港教育補習風氣成風,月入7,000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補習率高達58.5%。但研究指補習未能顯著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有參與課後補習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平均分僅得563分,比無參與補習的學生低19分。謝指出,家長的閱讀習慣直接影響子女的閱讀態度和成績。他建議家長應多陪伴子女閱讀,以培養他們閱讀風氣,比讓子女補習更有成效。

20171207 -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排名 港失榜首跌至第三

標題:全球學生閱讀能力排名 港失榜首跌至第三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評估小四學生母語閱讀能力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最新結果出爐,本港失去五年前的榜首席位,跌至全球第三名,僅次於俄羅斯及新加坡。研究亦發現,港生對閱讀的信心及興趣偏低,僅三成四學生自評積極投入閱讀課室,位列全球榜尾。學者提醒家長不應只着眼於補習及操練,否則只會「谷壞」學生,令他們失去學習興趣。

  每五年一次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昨公布一六年評估的結果,本港有一百三十九所小學參加,逾三千五百名小四學生參加,他們須完成兩篇中文閱讀理解試卷,一篇為說明、指引等資訊類文章,另一篇則為故事、詩歌等文藝類文章。結果發現,港生的平均得分為五百六十九分,較一一年進行的同一研究跌了兩分,被俄羅斯及新加坡所超前,僅排全球第三。

  港生在資訊類文章的閱讀能力得分為五百七十六分,文藝類文章閱讀能力則為五百六十二分,兩者均略低於上屆。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謝錫金指,排名下跌的原因,是得分高於六百二十五分,達優秀國際基準的學生不足兩成,比例與上屆相若,反觀俄羅斯及新加坡「拔尖」有明顯進步,令本港在排名上不進則退。

  研究亦以問卷訪問學校、學生及家長,了解影響港生閱讀能力的原因,結果發現自評對閱讀興趣較高,及對閱讀能力較有信心的港生比例各僅三成六,分別低於國際平均的四成三及四成半;僅三成四人自評積極投入閱讀課堂,比例不僅低於六成的國際平均值,更是參與研究的五十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在榜尾。

  謝錫金坦言本港家長「谷壞了學生」,今屆有補習的學生比例多達六成半,較上屆不足六成為多,但他們閱讀平均分僅五百六十三分,反觀沒有補習的學生,平均分卻達五百八十二分,「補習用了很多時間在做功課上,令學生少了時間看書」。他形容家長花錢在補習及購買習作操練,是「貼錢買難受」,無助於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及信心,即使學生能力有所培養,亦恐難長遠持續,「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

  研究亦發現,學生閱讀能力與家長參與有正面關係,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偉業指,家長若與子女有經常的學前家庭閱讀活動,學生的閱讀平均分愈高,但本港家長的閱讀習慣五年來未見改善,甚至每周一至兩次以閱讀為樂的家長比例,由上屆四成三跌至不足四成,情況令人關注。另外學生進行電子學習愈頻密,閱讀平均分愈低,他相信與坊間中文電子教材質素參差有關。

  教育局回應指,結果反映不同持份者對學生教育的支援,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語文能力,而本港小學教育系統亦能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當局對港生在PIRLS 2016表現優異表示高興,並會仔細分析研究結果。

20171207 - 女傭直播少主洗澡被控 印尼領事:有文化差異

標題:女傭直播少主洗澡被控 印尼領事:有文化差異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網上早前流傳一段17分鐘直播片段,顯示一名女傭為3名兒童洗澡及更衣,其間拍攝到3童的裸體及私處。涉案28歲印傭事後被捕,被控以「發布兒童色情物品」罪,案件今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葛珮帆:不能當藉口 促領事澄清

據《南華早報》報道,印尼駐港總領事Tri Tharyat書面回覆該報查詢時指出,印尼人與港人對別人子女表達愛的方式有「文化差異」,又指在當地展示兒童洗澡時的裸照及片段「並非大問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昨表示收到很多僱主投訴,表示十分憂慮,擔心有關言論影響外傭行為。她說不接受有關言論,指「發布兒童色情物品」是嚴重罪行,絕不能以文化差異作為藉口,呼籲印尼駐港總領事盡快澄清,並向外傭提供清晰指引,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葛珮帆建議僱主在外傭入職時向她們清楚說明不應做的事,特別要提醒不可在家中拍攝小孩,同時僱主亦應保障外傭私隱,不可在浴室及外傭睡房安裝攝錄機。

20171207 - 普教中學生 閱讀能力稍遜

標題:普教中學生 閱讀能力稍遜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大教育學院研究團隊參與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顯示,以普通話為中文授課語言(普教中)學校的小四學生,其閱讀能力較以廣東話為中文授課語言(粵教中)學校學生稍低兩分。參與研究的港大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分析,普教中學校需要約半年時間教拼音和讓學生適應,學生的語文學習或會因此滯後。

參與研究的139間本港小學共3533名學生中,64.4%學生的學校為「普教中」,他們去年的閱讀平均分為569分,較「粵教中」學生低兩分。主持研究的港大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表示,兩分在統計學上差異不大,顯示用普教中不會特別提升中文閱讀水平。

學拼音需半年 教學或滯後

羅嘉怡說,學童小一開始接受「普教中」,最少要用半年時間學拼音,之後才能嘗試理解老師教學的內容;至於「粵教中」的學校,在這半年內已開始教閱讀。她認為學生需要學普通話,但宜循序漸進,不應犧牲語文能力的發展。

去年香港小四學生在高層次閱讀能力(評價及綜合能力)獲568分,較2011年同一研究下降10分。謝錫金說,近年約七成小學轉用「普教中」,可能因為要教讀音等原因,減少了課堂的討論,建議「普教中」學校在進行高層次討論時可轉用廣東話。

沒補習比有補習高分

另外,研究顯示沒有補習的香港學生,閱讀能力平均分比有補習的學生高19分(見圖)。謝錫金認為,即使花時間和金錢補習,效果也可能不大,更會令學生閱讀時間減少,形容可能是「貼錢買難受」。

20171207 - 港生閱讀能力全球第3 興趣排中下 學者:贏在起跑線 輸在終點線

標題:港生閱讀能力全球第3 興趣排中下 學者:贏在起跑線 輸在終點線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學童的閱讀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日前公布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學童在50個參與國家和地區中排第3,僅次於俄羅斯及新加坡,惟港生的閱讀興趣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對閱讀課堂的投入度更「包尾」。成績好但興趣弱,港大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提醒家長不要「谷壞細路仔」破壞其學習興趣,否則只會「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線」。

6年前居首 被俄星追過

此項國際大型研究評估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小四學生的母語閱讀能力、閱讀行為和閱讀態度,並作比較,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獲教育局委託參與研究,研究對象包括本港139間小學共3533名學生和3499名家長等。香港學童在2011年的相同研究中,閱讀能力名列榜首,惟去年分數下跌2分,至569分,被分數上升的俄羅斯和新加坡追過。

教局:證港教育方向正確

雖然分數和名次稍跌,香港學童閱讀能力仍名列三甲,教育局昨日亦發稿讚揚香港學生表現持續優異,認為這證明香港教育朝着正確的方向邁進,並指研究結果肯定學校、老師和各持份者多年來的努力。然而研究結果顯示,僅36%香港學生的閱讀興趣較高,低於全球平均的43%,在5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33。主持研究的謝錫金認為香港學生成績好但興趣不足,形容是非常危險,因為學生閱讀能否持續成疑。

參與研究的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偉業認為,研究反映即使學生沒有興趣,「你要我做,我都做得好」,他認為這不是壞事,但若能培養他們的興趣,相信會更進一步。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張慧明則強調,閱讀不應是功能性的,閱讀應該要有趣,若能讓學童喜歡書,「他便會一生都會閱讀」。

閱讀課堂投入度包尾

對於香港學童對閱讀課堂的投入度包尾,謝錫金認為課堂要令學生感興趣,程度也要適合學生,才能令學生投入。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估計,情况與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模式有關,因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帶來的過度操練可能令學生感到沉悶而難以投入,他認為學生短期的表現不代表什麼,應致力發展學童的興趣和信心,培養他們終身閱讀習慣。

家長愛閱讀 孩子較高分

另外,研究也顯示家中藏書愈多、家長的閱讀興趣愈高,學童的閱讀能力也會較高。謝錫金建議家長自己也要培養閱讀興趣,並多陪子女一起閱讀和多帶子女到圖書館,相信有助培養子女的閱讀能力和興趣。

20171206 - 張健華涉卅多年前五度非禮女生

標題:張健華涉卅多年前五度非禮女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葵涌私營殘疾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被指於卅多年前在一間學校任教時,先後在校園和學校夏令營內五度非禮一名女學生,昨早被控五項非禮罪,並即日被解往東區法院提訊。被告暫毋須答辯,獲准以現金一萬元保釋,案件押後至本月廿九日再訊,以待控方索取轉介文件,日後將案轉介區院審理。

時任教師 被指不同地點犯案
五十六歲被告張健華,現報稱清潔工人。控罪指,他於一九八二年至八六年期間,在香港某學校的圖書館、梯間和康樂室內共三度非禮女事主X,以及在學校舉辦的烏溪沙夏令營內兩度非禮X。據了解,涉案學校是心光盲人學校,X於案發時七至十一歲,被告當時是該校教師。

控方昨反對被告擔保,裁判官聞言指被告自去年十一月六日被捕後,一直獲保釋,至昨日早上才再度被捕,質疑控方有何理據反對他擔保。控方則指被告窺準X無法保護自己而犯案。辯方以一千元申請保釋,指被告依賴綜援維生,每周都會到廚房做幫工,承諾不離開香港,以及不騷擾控方證人。裁判官最終批准被告以現金一萬元保釋,另下令他不可到涉案學校。

被告獲准保釋後,有三名親友為他支付保釋金,之後他一直留在法院大樓,當記者與他攀談時,他強調自己無辜,指:「成卅四年前啦,我都唔識佢!」他自言做清潔工只為「過日辰」,只想平靜過日子,昨早被捕時也大感意外,但不願多談案件。

案件編號:ESCC 3371/2017

20171206 - 幼園20學童爆急性腸胃炎

標題:幼園20學童爆急性腸胃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上周爆發集體急性腸胃炎的明慧國際幼稚園(太子分校)。中心指出,個案中涉及廿名兩至三歲的幼童,其中十七人曾經求醫,三人更需入院接受治療,全部病人一直情況穩定。中心提醒市民及院舍人員注重個人及環境衞生,以防感染急性腸胃炎。

20171206 - 事主報警逾年後 康橋前院長提堂 涉35年前狎視障女童 張健華被控5罪

標題:事主報警逾年後 康橋前院長提堂
涉35年前狎視障女童 張健華被控5罪

報章: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殘疾人士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多次捲入性侵犯案件,但均甩身。一名心光學校女舊生去年報警,指在35年前遭當時任導師的張健華在校內或學校活動中非禮,次數高達5次,女生當時只有7至11歲。警方昨天早上拘捕張健華,下午隨即押他到東區法院提堂,暫毋須答辯,獲准保釋候訊。他在庭外稱「我覺得我無辜」,又說認得事主,但不認識對方。
記者:黃幗慧

現年56歲的張健華早於2002年涉非禮兩名智障院友後以牛肉乾、蛋撻及汽水等安撫,因受害人證供前後矛盾而脫罪。他亦曾被指於2014年8月,與一名輕度智障女院友非法性交而被控,但因事主有創傷壓力症及智力問題,不能出庭作供而獲撤控。張事後要求討回訟費,但於去年10月中被法官拒絕。
張獲撤控事件曝光後,引起社會極大迴響,而本案的42歲視障女生於去年10月報警,稱在小學時遭張非禮。據悉,涉案女生案發時就讀心光學校,案發時為7至11歲,張健華為學校導師。

現任廚房清潔工 領綜援
張於去年11月被捕,事後一直獲警方准保釋,直至今年中,警方不再要求他續保,稱再有新證據才再拘捕他。就在昨天早上,警方再拘捕張,並即日提出起訴。張昨在庭外坦言,對於再被捕感到意外,他稱:「我認得佢,但唔知係邊個嚟,34年前啦,我都唔識佢。」原本為註冊社工的張,現時未有為註冊續期,對於是否不打算再續期,張稱:「我無辜㗎嘛,點解唔攞(牌)。」
他於去年獲撤控後,高調接受多家傳媒訪問,他昨反指是記者連累他再次被捕,「我覺得我無辜先接受訪問,但記者調轉嚟寫」。張透露現領取綜援過活,但會做清潔工「過日辰」,若有收入會向社署報告,從綜援金扣除相對金額。

涉夏令營兩度非禮事主
報稱任職廚房清潔工的張被控5項非禮罪,控罪指他於1982至1983年,在校內圖書館及6樓梯間,兩度非禮女生X;於1985年5月1日至1986年7月29日,在學校康樂室非禮X;另於1986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學校舉辦的烏溪沙三日夏令營兩度非禮X。
張表示明白控罪,控方指案件將會轉到區域法院審訊,現需時準備轉介文件。主任裁判官錢禮將案件押後至12月29日再訊,其間批准被告以1萬元現金保釋,但他不得離開香港,要在報住的荃灣地址居住,不准騷擾事主及一名社工共兩名證人,亦不可到涉案的心光學校。
律師黃偉能接受查詢時解釋,一般而言,刑事檢控沒有時限,但涉事人若在多年後再被檢控,被告可以證據已不存在辯護、證人已離世等理由,指檢控對被告造成嚴重不公,要求永久終止聆訊。黃續指,即使案件繼續審訊,被告也可以事主記憶模糊、事主認錯被告等作辯護。
案件編號:ESCC33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