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年學童壓力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功課多、缺乏玩樂時間是學童壓力來源之一。大埔保良局田家炳小學為還孩子快樂童年,將部分下午課節改為功課時段,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功課,放學回家後有時間做自己喜愛的活動。政策推行兩年來深受家長和學生歡迎,惟部分家長竟「開倒車」,利用多出的時間安排子女到補習社操卷,影響計劃的成效。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有感學生每日要花長時間做功課,故自二○一六年九月起改變該校時間表,將星期二、三、四下午的兩節課堂改作導修課,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於該時段完成當日功課。該校又將每年四次考試改成三次,減輕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壓力。
餘暇參加課外活動 發揮所長
六年級學生陳冠煊稱,平均每日有近十樣功課,過往回家後要花兩個多小時才可完成,「(四點半)返到屋企放低書包就即刻做(功課),做到食晚飯。」學校實行新政策後,回家只需半小時便可完成作業,多出來的時間可帶家中的狗狗散步,又有更多休息時間。
五年級的鄧凱灃指父母工作忙碌,以往遇到不懂的題目,只有硬着頭皮致電同學詢問他們的家長,現在則可在校內完成較艱深的數學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即時問老師,數學成績因而進步,又指以往放學後無暇參加課外活動,現在則可加入學校辯論隊發揮所長。
94%家長撐措施助鞏固學習
陳校長稱調整時間表後,每日平均閱讀課外書逾一小時的學生,由兩成半大增至七成三,亦有九成四家長認為措施有效鞏固孩子的學習。不過,有學生透露,父母安排他們用放學後多出的時間,到補習社操卷,「部分家長可能思想較傳統,認為做得愈多愈好,變相學生做完功課嘅獎勵,就係做更多功課。」她會繼續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明白孩子課後多看看書、玩喜歡的玩具,可以紓緩緊張的生活。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有感學生每日要花長時間做功課,故自二○一六年九月起改變該校時間表,將星期二、三、四下午的兩節課堂改作導修課,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於該時段完成當日功課。該校又將每年四次考試改成三次,減輕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壓力。
餘暇參加課外活動 發揮所長
六年級學生陳冠煊稱,平均每日有近十樣功課,過往回家後要花兩個多小時才可完成,「(四點半)返到屋企放低書包就即刻做(功課),做到食晚飯。」學校實行新政策後,回家只需半小時便可完成作業,多出來的時間可帶家中的狗狗散步,又有更多休息時間。
五年級的鄧凱灃指父母工作忙碌,以往遇到不懂的題目,只有硬着頭皮致電同學詢問他們的家長,現在則可在校內完成較艱深的數學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即時問老師,數學成績因而進步,又指以往放學後無暇參加課外活動,現在則可加入學校辯論隊發揮所長。
94%家長撐措施助鞏固學習
陳校長稱調整時間表後,每日平均閱讀課外書逾一小時的學生,由兩成半大增至七成三,亦有九成四家長認為措施有效鞏固孩子的學習。不過,有學生透露,父母安排他們用放學後多出的時間,到補習社操卷,「部分家長可能思想較傳統,認為做得愈多愈好,變相學生做完功課嘅獎勵,就係做更多功課。」她會繼續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明白孩子課後多看看書、玩喜歡的玩具,可以紓緩緊張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