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 55%受訪家長曾體罰子女

標題:55%受訪家長曾體罰子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防止虐待兒童會為響應四月三十日的「國際沒有巴掌日」,於二至四月進行有關體罰的調查,訪問三百三十三名家長及兩百一十六名兒童。調查中五成五家長坦言曾體罰子女,約五成受訪兒童表示曾遭家長體罰,該會發現家長童年時被體罰的經驗會影響管教兒童方式,六成五童年時有被體罰經驗的家長在長大後亦曾對子女體罰。

原因多為不聽從指示
調查發現兒童和家長童年時被體罰的原因十分相近,「不聽從家長的指示」皆約為六成,打架、爭玩具等行為問題則約有三成,未達家長期望則有兩成多。不少兒童亦會無辜被罰,有近一成五兒童表示被體罰原因是家長心情欠佳,逾兩成家長回憶童年時被體罰亦是此原因。另外,七成一兒童及近六成家長皆認同體罰長遠來說沒有用處。

該會表示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上年新呈報的兒童身體虐待案有四百九十三宗,較二○一七年增加三成,惟港府只立法禁止在幼兒中心體罰,以及禁止教師不得向學生體罰,該會促請當局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包括家庭層面。

20190429 - 產後抑鬱求診 醫病兼治親子關係

標題:產後抑鬱求診 醫病兼治親子關係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約五至七成產後婦女會經歷產後情緒低落,但兩周內症狀會消除;若情况持續多於兩周,則有可能患上產後抑鬱。今年32歲的麥太(Annie),3年前誕下兒子後和母親於育嬰上有分歧,加上兒子頑皮,種種壓力如一座座大山壓着這新手母親,試過撞頭甚至「諗過自殺」。幸在丈夫鼓勵下求醫接受心理治療服務後,Annie改善親子關係後,連帶自己心理問題也得到梳理。

新手媽媽拒認情緒問題 不社交欲自殺

Annie的兒子於2016年2月出生。作為新手母親,她在娘家坐月,但母親和她在育兒上大有出入,如母親愛抱着嬰兒搖,又煮很多Annie不想吃的補品,「火星撞地球,日日都會爆發,爭吵,意見不合」。加上Annie選擇餵母乳,「成個坐月過程都好似無瞓覺,無休息過」。Annie最初接受不到自己有情緒問題,產後頭半年見過不少社工,但感覺沒幫助,後來拒絕與社工會面,「收埋自己」,不外出不社交。「當初覺得無人明白我,尤其媽咪老公都不明白我的感受……嬲的時候,我有嘗試過撞自己的頭」,她甚至有過自殺念頭。

上心理課堂 減育兒壓力增自信

到小孩9個月後,她開始求醫,又接受「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獲安排與葵涌醫院臨牀心理學家黃惠妍見面,並上了兩個有關「安全圈養育」及「情緒輔導家長教育」的小組課堂。安全圈養育小組共8節課,媽媽會觀察親子關係的短片,學習了解孩子的情緒需要。Annie認為上課後,親子關係變好了,例如餵飼時兒子拒絕進食,她會和他溝通,兒子更懂向她表示已飽。「之前他只是哭,常覺得他挑戰我的底線,和我作對。現在發現我在他心目中很重要的」。黃惠妍說,當媽媽減低育兒壓力後,信心隨之提升,抑鬱情况也會改善。另外,丈夫角色很重要,「太太叫辛苦時先生可能潑冷水,會令媽媽更辛苦」,丈夫要肯定太太。

黃表示葵涌醫院已有約五六十名母親接受過安全圈養育課程,10名母親接受過情緒輔導家長教育課程。葵涌醫院發言人說,精神科護士每年評估大約1000至1200宗產後出現情緒問題個案,當中約三分之二屬輕度及短暫問題,約300至350宗較複雜的產後抑鬱症個案會轉介專科跟進。

20190426 - 易成癮削自制力 學者倡訓練獨自看書

標題:易成癮削自制力 學者倡訓練獨自看書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家長為制止幼兒「扭計」而遞上手機,有學者認為,「電子奶嘴」雖可即時安撫子女,但長遠而言不是最好方法,或會令幼兒對此成癮,不會自制,甚至影響日後社交能力,建議家長讓子女讀實體書或動手做活動。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林俊彬說,不足1歲的嬰兒已坐在嬰孩手推車看手機,2至5歲幼兒「手機送飯」情况更普遍,他稱理解家長以電子產品安撫子女,「煩少一會」,但認為做法對幼兒成長未必最好,尤其心理發展方面。他舉例稱,電子產品易令人成癮,「一撳手機,會即時有回應」,易生「一要即有」心癮,憂慮他們長大後自制能力弱;又指幼兒經常用電子產品,減少在真實世界與人溝通時間,影響社交溝通能力。

他建議家長都要身教,與子女一起放下手機、一起專心吃飯,勿一心多用;即使無暇看管子女,也要培養他們獨立玩耍的能力,如自己一人看書、動手玩模型等。若無可避免要讓子女看電子屏幕,也要善用時間,林俊彬建議家長盡量陪伴在側,將手機影片內容與生活連結,教子女知識,「幼兒從動物紀錄片看到獅子,家長可趁此機會教他們貓科動物習性」。

20190426 - 世衛:未滿1歲遠離電子奶嘴 2至4歲每日勿逾1小時 長對屏幕少活動可致肥

標題:世衛:未滿1歲遠離電子奶嘴 2至4歲每日勿逾1小時 長對屏幕少活動可致肥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智能電話、平板電腦播放的卡通、遊戲界面,吸引幼兒定睛觀看。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發出有關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指引,建議1歲及以下嬰兒應完全遠離電子屏幕,2歲至4歲兒童看電子屏幕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指引稱,長時間接觸電子屏幕意味減少消耗體力的活動,可導致癡肥和過重。有幼稚園校長稱,雖會讓學生玩平板電腦,但盡可能控制幼兒用電子屏幕的時間,但離開學校後,家長往往依賴「電子奶嘴」照顧幼兒,認為家長也要控制好子女用手機的時間。

香港衛生署2017年曾公布其調查,指本港幼童開始玩智能電話年齡中位數為12個月,玩手機愈趨「幼兒化」。世衛周三(24日)發布5歲以下兒童的身體活動、久坐和睡眠的新指引,稱幼兒時期是身體和認知能力急速發展的階段,亦是他們形成習慣和適應家庭生活方式的時期,至關重要,應小心勿在小時候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1至4歲應每日體能活動3小時
指引稱,1歲至4歲幼兒每日應花最少3小時作體能活動,每晚有最少10小時睡眠。至於1歲以下嬰兒則可透過互動式地板遊戲來活動,避免接觸所有電子屏幕;1至3個月的初生嬰要有14至17小時睡眠,4至11個月大嬰兒要有12至16小時睡眠(見圖)。按世衛數據,1974年以來全球癡肥人口已增兩倍。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累積過多脂肪,睡眠時間少亦與兒童花時間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有關。

幼園:偶爾讓幼兒玩平板
在香港,2歲至4歲幼兒除了在家,逗留最多便是在學校。教育局積極推動中小學電子學習,翻查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局方指幼稚園可「適當引入資訊科技設備輔助教學」,提醒學校資訊科技不可取代學習活動或遊戲,過於偏重科技教學會剝削幼兒透過接觸真實世界的學習機會。據教育局「適用書目表」,未有幼稚園教科書或學習材料上架。

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林翠玲稱,學校沒有引入電子書,但會讓幼兒玩平板電腦或電腦,每周兩次,每次15分鐘,屬校內遊戲時間。她稱校方避免幼兒在校花很多時間看電子熒幕,因幼兒眼部發展未成熟,免損害眼睛健康;不過離開學校後,幼兒行為便不由校方控制,她說知道不少家長依賴「電子奶嘴」,認為家長本身的心態矛盾,「你問他們,他們一定不想子女機不離手,無奈與子女外出時,要子女乖,在餐廳安靜,很順手讓子女玩手機」。亦有學者認為,家長依賴「電子奶嘴」安撫子女或會令子女對此成癮。(見另稿)

衛生署昨回覆稱,參考美國兒科學會最新建議,已於2018年2月更新了幼兒使用屏幕的健康「貼士」,建議兩歲以下孩子應盡量避免接觸電子屏幕產品;2至5歲孩子每天觀看電視或使用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等的累積時間,應限制在1小時以內。

20190424 - 15歲高材生墮樓亡 教局跟進

標題:15歲高材生墮樓亡 教局跟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學業成績優異的中學男生,前日下午被發現在東涌逸東邨住所跳樓身亡,慈母驚悉噩耗,哭得肝腸寸斷,警方在場未有檢獲遺書,調查後相信案件無可疑,惟男生墮樓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墮樓身亡男生姓李(十五歲),一家六口同住祿逸樓一單位。據街坊透露,李性格內向,但學業成績優異,有一兄兩姊,在四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父母皆篤信觀音。

未檢獲遺書 母悲痛嚎哭
前日下午五時許,有街坊見李身穿校服,如常在大廈乘搭升降機上樓,當時不見他有任何異樣。惟不久李卻被發現從大廈天台墮下,跌在大廈對開地上發出隆然巨響,救護員把他送院搶救,惜最後返魂乏術,其母親接獲噩耗,霎時間難以接受喪子之痛,不禁放聲嚎哭。

警方封鎖現場,在場未有檢獲遺書,在向死者家人了解及經初步調查後,認為案件沒有可疑。由於男生死前毫無徵兆,警方將循家庭及學校方面調查其輕生原因,至於其死因有待剖屍確定。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對事件深表惋惜及難過,已即時派出學校發展主任聯同多名教育心理學家到校提供支援,協助學校處理事件。學校亦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策劃跟進工作,包括安排特別班主任課以識別需要情緒支援的學生,及通知家長如何協助子女面對事件和處理情緒等。教育心理學家及學校社工會為個別有需要的學生及教職員提供輔導。教育局會繼續與學校保持緊密聯絡,關注學生的狀況及學校的需要,以提供適切的支援及專業意見。

20190417 - 海關兩處檢毒拉3人 包括兩名14歲男童

標題:海關兩處檢毒拉3人 包括兩名14歲男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海關分別在機場及葵涌檢獲約四點二公斤懷疑海洛英及約二百克懷疑大麻花,市值約三百七十八萬元,行動中拘捕三人,包括兩名十四歲男童。

海關人員本月十日在機場檢查一件從馬來西亞到港的空運郵包,在郵包內的八個咖啡粉包裝盒中檢獲該批懷疑海洛英,前日分別在尖沙咀及葵涌拘捕一名廿九歲及兩名十四歲涉案人士。海關人員在其中一名十四歲男童位於葵涌的住所內,再檢獲該批懷疑大麻花。

20190416 - 【流感爆發】14公院爆滿 4兒科爆棚仁濟兒科佔用最高達110%

標題:【流感爆發】14公院爆滿 4兒科爆棚仁濟兒科佔用最高達110%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在冬季服務高峰期期間,醫院管理局數字顯示,本港公立醫院急症室昨日有6506人次求診,當中1028人轉送內科病床留醫,整體內科病床佔用率108%,而兒科住院病床佔用率亦達90%。

15間提供內科病床的公立醫院中,除了瑪嘉烈醫院外,14間佔用率均爆滿,當中以聯合醫院佔用率最高,達123%,其次是伊利沙伯醫院,亦達119%。昨日到急症室求診的6506人次中,以伊利沙伯醫院的516人次最多,其次是屯門醫院有501人次。

兒科住院病床方面,整體兒科病床佔用率為90%,當中4間醫院的兒科病房均出現爆棚情況,包括仁濟醫院(110%)、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104%)、將軍澳醫院(100%)和屯門醫院(102%)均出現爆棚情況。

截至上午10時,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急症室等候時間最長,需逾8小時。

20190416 - 兩幼兒中心爆上呼吸道感染

標題:兩幼兒中心爆上呼吸道感染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兩宗上呼吸道感染爆發個案,包括九龍城港青基信幼兒學校(農圃道)及銅鑼灣保良局嬰兒組幼兒中心,中心人員已視察該兩間幼兒中心,並提供有關預防呼吸道感染的建議,亦正接受醫學監察。

共涉51幼童
其中九龍城港青基信幼兒學校(農圃道)共八男十二女受感染,年齡介乎三至六歲,涉及的學童自上月十八日起出現流鼻水、咳嗽和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全部人均已求醫,其中三人需入住聖德肋撒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兩人經治療後已出院。所有病人現時情況穩定。三名入院學童的呼吸道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人類偏肺病毒呈陽性反應。

另一間位於銅鑼灣保良局嬰兒組幼兒中心,涉及共十五男十六女,年齡介乎兩個月至廿一個月。他們自今月五日起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全部人均已求醫,十三人需入住東區醫院,當中五人經治療後已出院,所有病人情況一直穩定。十一名入院幼童的呼吸道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

20190416 - 甲基汞損中樞神經 孕婦幼童高危

標題:甲基汞損中樞神經 孕婦幼童高危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四十九款三文魚和吞拿魚刺身樣本驗出重金屬甲基汞,其中十款吞拿魚刺身樣本的重金屬甲基汞含量更超出法例標準,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甲基汞對發育中的小朋友及中樞神經影響最大,懷孕婦女如攝入太多,或影響胎兒腦部發育。

糧農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三年所設的甲基汞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一點六微克,即舉例一個體重六十公斤的育齡婦女每周攝入限量為九十六微克。今次測試的吞拿魚樣本中,最高甲基汞含量為每公斤一點四八毫克(ppm)。

毒素影響胎兒發育神經
消委會指甲基汞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JECFA設定該攝入量的主要考慮,是甲基汞對人類的發育神經毒性,對胚胎和胎兒影響尤其大,雖然成人的攝入量即使高於JECFA標準約兩倍亦不會構成神經毒性風險,但準備生育的婦女攝入量就不應超過標準,建議她們避免進食甲基汞含量高的刺身。

自行排出體外需逾一年
消委會引述香港婦產科專科學院代表譚永雄指,如常食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甲基汞會慢慢積聚體內,身體自行排出過程恐需逾一年,體內甲基汞含量才會大幅下降,如婦女計劃懷孕,應最少在懷孕前一年避免進食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

香港兒科醫學院名譽司庫林鴻生指,世衞建議人類進食魚類的汞含量不應超過○點五ppm,然而孕婦或幼兒若長時間進食大量含量低於○點五ppm的魚類,胎兒和幼兒慢性中汞毒的風險仍會提升,而一般較大的獵食性海水魚類含汞量較高,孕婦應避免進食體積較大的深海魚類。

20190414 - 獨留家煮食兩童險燒屋

標題:獨留家煮食兩童險燒屋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獨留在家煮食,兩男童險葬火海!上水一間單層鐵皮寮屋,前日傍晚九歲男童相約補習社同窗男童,前往其寓所嬉戲。期間,他們感「肚餓」難抵,取來兩個手提式氣燒爐煮食,懷疑有人以紙屑點火時,突然爐頭搶火,將兩童燒傷,幸驚動鄰居及時將火撲熄,不致全屋燒毀。其後,警方獲悉事發時屋內無成年人,認為有獨留孩童嫌疑,分別將兩童的家人拘捕。

現場上水丙崗村一間鐵皮寮屋,前日傍晚六時許,姓楊(九歲)男童與同齡姓陳男友人,在家內後門打邊爐煮食,期間,有人燃點手提式石油氣罐時,懷疑無法將爐「撻着」,遂燃點紙屑輔助,豈料,突然氣罐發生搶火,兩童走避不及,同被火舌燒傷頭及手腳,痛極呼叫,鄰居聞呼救聲趕至,立即將兩童救出,並澆水將火燄撲熄,幸而屋內無被波及,遂報警求助。

分別拘兩童家人
其後,消防及救護員趕至,隨即為兩男童敷治,並送往威爾斯醫院治理,情況均穩定。現場地下遺留兩童的衣物及鞋,以及兩個小型石油氣罐和燒過的紙屑,消防員初步調查後,認為事件無可疑。不過,警方發覺屋內無成年人,認為有獨留兒童在家嫌疑。及後,聯絡雙方家人了解,將楊童的父親(五十四歲),以及陳童的祖母(五十五歲),以涉嫌對所看管的兒童或少年虐待或忽略拘捕,案件交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消息指,現場姓楊戶主與妻及兩子女,一家四口同住上址兩至三年,事發時屋內原本由楊妻照顧幼子。期間,楊妻有要事暫時離開寓所,只剩幼子與其朋友在家,豈料卻發生意外。昨晨八時許,楊父在警署通宵受查後返家,他指當時兒子與補習社的同學在家玩耍,期間,他們肚餓煮嘢食,相信是爐頭搶火「燒着咗嘢!」楊父曾往醫院探望過兒子,他指:「佢冇乜嘢,整親手腳,佢平時都冇玩火!」

20190413 - 半歲嬰被子蓋頭不治

標題:半歲嬰被子蓋頭不治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馬鞍山一名半歲大男嬰昨在家中昏迷,送院搶救後返魂乏術。據了解,母親起牀時發現男嬰頭部被子覆蓋,身體冰冷毫無反應。有陪月顧問指出,父母應將被邊收在牀角,以免嬰兒將被子覆蓋面部。

現場為馬鞍山沃泰街8號曉峯灣畔3座一個單位,昨晨6時許,一名6個月大男嬰被發現在嬰兒牀上昏迷,母親慌忙報警。救護員到場將男嬰送院搶救,惜最終不治。

據悉,男嬰為家中第二胎,父母同為在職家長,平日依靠祖母照顧,晚上再帶返家中。近日男嬰因呼吸系統不適,家人前日帶他到私家醫院求診,並接受「吸氣」治療及服藥,晚上放於客廳中的嬰兒牀睡覺,至昨日凌晨2時仍無異樣。母親清晨起牀,發現男嬰頭部有被子覆蓋,身體冰冷毫無反應,慌忙報警求助。經初步調查,警方相信案件無可疑,列作「有人暈倒—送院時死亡」,男嬰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陪月員倡被邊收牀角 避用重被
資深陪月顧問黃坐月稱,初生嬰兒睡覺時,家人應避免用較重的被,若遇寒冷天氣可使用暖爐,父母亦應將被子邊緣收在牀角,以免嬰兒將被覆蓋面部。她建議,父母讓1歲或以下的嬰兒睡在嬰兒牀,晚上將牀置於父母旁邊,方便照顧及留意嬰兒情况。黃續說,若嬰兒呼吸系統不適,有可能出現鼻塞,父母應每隔一個多小時觀察嬰兒狀况,因嬰兒未必懂得用口呼吸;亦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0190412 - 稱還施彼身 印傭扯少主髮緩刑 任警長女僱主 閉路電視揭發

標題:稱還施彼身 印傭扯少主髮緩刑 任警長女僱主 閉路電視揭發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有一對兩歲龍鳳胎的女警長,經家中閉路電視發現印傭扯兒子頭髮,於是報警。印傭昨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承認一項襲擊所看管兒童罪名,求情時稱是為了阻止龍鳳胎打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教訓男童。裁判官表示事件只屬孩子間的小打鬥,印傭行為卻過火,判處她監禁4周,但緩刑1年。

認罪的被告Samiah Bt Sayidi Madiya(37歲),在港無案底。代表律師求情時表示,被告於兩年前來港,一直受僱於涉事家庭,照顧僱主一對龍鳳胎。她在印尼亦育有一名4歲的兒子。

稱為阻止龍鳳胎打架

官指過火不必要

辯方解釋,當日被告餵涉案一對龍鳳胎進食時,兩童因爭玩手機,男童推了女童頭部一下,被告見狀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扯男童頭髮以示教訓。

案發本月8日,姓劉的女警長經家中閉路電視發現被告在客廳扯兒子頭髮,於是返回荔景紀律部隊宿舍家中及報警,並送兒子到院。男童經檢驗後只感痛楚,被告在被捕時保持緘默。

裁判官表示事件只屬孩子間的小打鬥,印傭行為卻過火及不必要,判處她監禁4周,但緩刑1年。

為家居安全設閉路電視

大狀指沒規定須知會傭工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僱主為保障家居安全而設閉路電視,實屬「無可厚非」,且沒明文規定須事先知會僱員;若僱主其後從錄影發現僱員有不當行為,該些錄影片段可作犯罪證據,情况就和車輛設攝錄鏡頭拍攝路上狀况,發生意外時可作根據。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認為,只要鏡頭不是安置在僱工使用的洗手間及睡房,僱主毋須事前知會傭工。

20190411 - 沙田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爆乙型流感 21名學童染病

標題:沙田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爆乙型流感 21名學童染病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位於沙田文禮路31-37號的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爆發乙型流感個案,涉及21名學童,年齡介乎3至5歲,全部人情況穩定。

他們自上星期一起先後出現發燒、咳嗽和喉嚨痛等病徵,當中19人已求醫,其中2人需入院,經治療後已出院,所有病人現時情況穏定。2名入院學童的呼吸道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乙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而該學校正接受醫學監察。

20190411 - 教局:5學年73中小生自殺亡

標題:教局:5學年73中小生自殺亡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書面答覆,披露在2013/14至2017/18共5個學年,據學校呈報有73宗中小學生疑自殺死亡的個案,最新顯示2017/18學年有16宗。

教育局沒有向死因裁判法庭蒐集學童自殺數據。按中小學向局方匯報學生懷疑自殺死亡個案的數字,2013/14學年有10宗,2014/15學年有9宗,2015/16學年有19宗,2016/17學年有19宗,2017/18學年有16宗。據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引述死因庭數字,2015年全日制學生自殺案件有23宗,2016年有29宗。

校園欺凌升六成 1/4涉SEN學生
此外,教育局根據每年在公營中小學所做的訓育及輔導個案問卷調查,2017/18學年有202宗學生涉校園欺凌個案,較2016/17學年124宗升63%。校園欺凌個案中,2016/17、2017/18學年各有48宗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2015/16學年則有30宗,教育局稱留意到最近兩個學年相關個案較以往多,除繼續推行學校訓育及輔導, 亦會加強推動反欺凌及尊重別人的活動。

20190411 - 家長誤用杜鵑花沖奶 男嬰失知覺

標題:家長誤用杜鵑花沖奶 男嬰失知覺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更不要吃。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最新研究,分析本港過去15年間共62宗植物中毒個案,常見中毒植物包括海芋、鈎吻(即斷腸草)及杜鵑。大部份屬輕微或中度中毒,但有五人因嚴重中毒要接受深切治療部搶救,幸全部人可康復出院。醫生表示,不少中毒人士因認錯植物,或誤服受有毒成份污染的植物而出事。

兩人食斷腸草入ICU
研究團隊回顧了2003年至2017年間62宗相關中毒個案,近年平均每年有5至10宗,共涉及26種植物。病人年齡介乎一個月大至83歲,當中有三名兒童及四名青少年,分別往14間公院求醫。中毒症狀主要涉及腸胃、神經系統及肝臟方面,如屙嘔、神志不清及肝臟受影響等。中毒人士採摘植物的原因包括煲湯、製藥酒、當食材或新鮮果實進食。部份個案的有毒植物由親友給予、街市購買或自行種植。

62宗個案中,有五名病人要接受深切治療,包括有兩人誤服斷腸草後,要在ICU靠儀器協助呼吸;有一人誤當相思子為含羞草,進食葉子及種子後中毒,要洗血治療保命。此外,有家長將杜鵑誤認為大紅花,沖奶給不足兩個月大男嬰飲用,引致其肌肉抽搐及曾失去知覺。另曾有一名10個月大男嬰誤服一點紅後,出現布加症候群,引致肝靜脈閉塞,要留醫治療數星期。全部人可康復出院,但有兩人分別出現腎功能受損及腎炎等後遺症。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香港醫學雜誌》(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負責研究的該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醫生吳煒欣表示,分析顯示大部份人求診時,都能向醫護人員提供涉及植物的樣本或照片,並說出相關植物的名稱,惟經過當局檢測卻揭發,多數病人「認錯」植物、「根本分唔清」,導致誤當為可吃食材而出事。最常見包括將有毒的尖尾芋或海芋,當食用芋頭致中毒。其次為斷腸草、杜鵑等。個別個案涉及所吃植物,受附近植物的毒素污染,礙於難以靠外表分辨,公眾應盡量避免採吃野生或來歷不明的植物。

20190411 - 冬季流感高峰結束357死

標題:冬季流感高峰結束357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長達三個多月的冬季流感高峰期終於結束。衞生防護中心指出,本季流感維持約十四周,主要流行病毒為甲型(H1)流感,期內有三百五十六名成人死於流感,另有一名兒童死亡。中心提醒市民應繼續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預防呼吸道疾病。

本港今年一月初踏入冬季流感季節,流感活躍程度在一月中至底升至高峰,其後持續下降,並於本月初返回基線水平。中心稱,流行病學經驗顯示,在甲型(H1)病毒流行季節,幼童相對易受侵襲,今季錄得大量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爆發個案,正好反映相關情況,以及在六歲以下幼童當中出現的高流感住院率。

發言人提到,截至本月七日,透過「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及「疫苗資助計劃」,已分別接種約四十八萬七千劑及五十八萬劑季節性流感疫苗,較上一季節同期分別增加百分之二點二及七十三點三;整體接種約一百一十八萬八千劑,較一七至一八年度同期提高百分之四十六點五。

女嬰染甲流併發嚴重肺炎
另外,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二十七日大女嬰證實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嚴重肺炎,前日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後,昨日入院並被轉送該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情況嚴重。同時,衞生防護中心亦跟進九龍塘耀中國際幼稚園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涉及學童共九男十一女,年齡介乎二至三歲,他們自上月二十六日起出現流鼻水、咳嗽和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當中十三人已求醫,其中一人入院接受治療後已出院。

20190410 - 【麻疹爆發】再增3人感染 2歲女童中招曾到香港公園

標題:【麻疹爆發】再增3人感染 2歲女童中招曾到香港公園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今日麻疹再錄得3宗新個案,涉及31歲男子、24歲於機場工作的男子,及一名2歲女童。本港今年至今累計錄計65宗麻疹個案。

截至下午4時,今日錄得一宗涉及機場工作人員的麻疹個案。該名24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於上月31日開始發燒,於上周三(3日)開始出疹。他於上周二(2日)向一私家醫生求醫,於上周三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其呼吸道樣本經檢測後證實對麻疹病毒呈陽性反應。病人情況穩定,現已出院,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他於潛伏期內曾前往日本,但病毒傳染期內則沒有外遊。

同時,中心正調查另外兩宗麻疹個案。第二宗個案涉及一名兩歲女童,過往健康良好,於上月29日開始發燒,於上周六(6日)開始出疹。她於上周三(3日)及上周六向一私家醫生求醫,並於上周日(7日)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其呼吸道樣本經檢測後證實對麻疹病毒呈陽性反應。病人情況穩定,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於潛伏期或病毒傳染期內均沒有外遊。

第三宗個案涉及一名31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於本月1日開始發燒,於上周三開始出疹。他於上周三到香港浸信會醫院求診,同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其呼吸道樣本經檢測後證實對麻疹病毒呈陽性反應。病人情況穩定,現已出院,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他於潛伏期內曾前往台灣,但病毒傳染期內則沒有外遊。

根據所有病人提供的資料,他們於潛伏期內均沒有接觸麻疹病人。他們的相關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並正接受醫學監察。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以上確診個案通報後,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並已進行接觸者追蹤的工作,調查仍然繼續。

20190410 - 奶粉研究揭廠商配方欠科學證據

標題:奶粉研究揭廠商配方欠科學證據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父母最關心寶寶的健康,因而會購買有特別聲稱的配方奶粉。有非政府組織昨發表報告,批評不少奶粉廠商以誇大及巧立名目方式誤導消費者,有聲稱以獨特技術製成的配方奶粉價格較一般奶粉高出一倍,但外國研究指相關聲稱其實欠充足科學證據。組織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對奶粉商實施更具阻嚇力懲罰。

全球化監察的《解密奶粉》研究報告於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二月進行,成員分析從超市及個人護理店等零售點購買的十九款零至六個月大嬰兒配方奶粉,比較奶粉的成分、營養價值以及價格。

雲呢拿調味劑增代謝負擔
結果發現,部分配方奶粉加入雲呢拿調味劑,可能為嬰兒的代謝系統帶來不必要負擔;部分亦有蔗糖,有機會令嬰兒對甜味有偏好,長大後增加肥胖的機會。亦有奶粉廠商聲稱將牛奶乳清蛋白結構以水解技術分解,可降低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價錢更較同牌子最便宜一款奶粉貴逾倍。然而,英國國民保健署等機構的獨立報告顯示,深度水解配方奶粉較普通奶粉更有效預防過敏反應的證據,強度及質素嚴重不足。

報告又指,有奶粉的廣告及包裝中用上「貼近授乳分泌」等字眼,聲稱加入一種母乳低聚糖,接近母乳成分,但科學家在母乳中發現了超過一百種母乳低聚糖,故難以證明奶粉可達到聲稱效果。

全球化監察項目幹事鄧立賢指,港府對奶粉商行銷手法的守則僅屬自願性,監管不足,要求成立有執法權的專責部門加強監管,甚至可將有問題產品下架及暫停奶粉商產品註冊。

20190410 - 幼童嚴重濕疹屬食物過敏高危族

標題:幼童嚴重濕疹屬食物過敏高危族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約有百分之五兒童患食物敏感。本周是「世界過敏周2019」,香港過敏協會顧問、兒科醫生莊俊賢表示,直系親屬、一歲以下患中至嚴重濕疹,是患食物敏感的高危一族,比正常兒童高出四倍,若家長想診斷子女是否對食物有敏感,可透過病史、皮膚點刺試驗、驗血及食物激發測試。

此外,幼兒患食物敏感未必能清晰表達,家長需留意他們進食時的身體變化,表面反應包括出疹、口舌腫脹等,表面未能察覺如喉嚨痛、不斷喝水、喉嚨感到辛辣等。

增抗敏力 6個月始餵不同食物
莊俊賢稱,若食物過敏初期治療不理想,更有機會引發哮喘及鼻敏感等,其實食物過敏可從小預防,莊建議可餵母乳至少四個月,在六個月大起開始餵不同固體食物,增加對不同食物抵抗力。他澄清指懷孕或餵母乳期間戒口,無助預防幼兒食物敏感。

古太的兒子確診嚴重花生過敏,外出進食及上學都要格外小心,惟港人對食物過敏意識低,連她去餐廳仔細問清食物成分時,會被當成「怪獸家長」。她亦要求學校教職員在兒子有需要時替他打俗稱「救命針」的筆形腎上腺素,惟職員以無足夠訓練及指引為由拒絕。

香港過敏科醫學會會長、兒科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稱,香港人患食物敏感數字有上升趨勢,但港人對食物過敏認識不足,故促請政府推動民間設計無敏餐單、立法要求生產商在食物包裝警告所含的致敏原,推動學校制訂過敏性休克指引,及提供訓練予教職員。現時僅五間公立醫院治療成人及兒童過敏,政府應增加相關醫療服務。

20190410 - 未成年抑鬱者5年增倍

標題:未成年抑鬱者5年增倍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童自殺個案近年屢現,社會關注兒童精神問題。最新數據顯示,2018/19年度醫管局確診18歲以下抑鬱症患者人數,5年間增加118%,至850人;除了港島區,精神科門診穩定新症均要等至少兩年才首次見醫生。有醫生表示幼童出生後1000日為治療精神問題的黃金期,曾有學童因遲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讀寫障礙,最後出現抑鬱及多重人格,有𠝹手等自殘行為。

食物及衛生局昨向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醫管局確診的18歲以下精神科患者,由2014/15年度的26,470人,增至2018/19年度(截至去年12月21日)推算的36,480人,5年間增幅達37%;其中抑鬱症升幅最高,達118%,至2018/19年度推算的850宗。同期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的確診個案分別上升48%和55%,至去年度推算的12,410宗和14,610宗。

精神科門診輪候兩年
隨着新症增加,醫管局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穩定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亦浮動,九龍東聯網的輪候中位數為2.5年,相比2014/15年度的約1.4年,輪候中位數5年間增78%。

ADHD學童三成出現抑鬱
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醫生林蕙芬表示,外國較早為學童確診兒童精神問題,ADHD的升幅最高。她說患有ADHD或自閉症的學童,兩至三成會出現抑鬱症,愈早確診就愈有可能避免。

她解釋,有精神科問題學童如在幼兒階段沒有被確診,至小學或中學階段會逐漸感受到自己與旁人不同,加上學業等壓力,有可能導致抑鬱。她舉例,有15歲女生在年幼階段未被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無法融入校園生活,經常在學校「𠝹手、𠝹腳、周身𠝹」,被勒令停學後向她求診。

林蕙芬認為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例如在母嬰健康院推廣育兒教育,為兒童提供有安全感的成長環境,並在一兩歲階段普查幼童有否自閉症等精神科疾病。

20190410 - 凌晨獨留5歲仔在家 母涉虐兒被捕

標題:凌晨獨留5歲仔在家 母涉虐兒被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深宵獨留五歲兒在家,中年婦涉虐兒被捕。一名五歲男童,在昨日凌晨三時許,在屯門鳴琴路九十九號寶田邨八座十四樓走廊以及電梯大堂徘徊,期間疑因肚餓而放聲大哭。

走廊徘徊 肚餓大哭驚動街坊
有街坊深夜驚聞兒童哭喊聲,以為有人虐兒遂通知巡樓的保安員。保安員到場尋獲男童了解,得知其家中沒有成年人,只有他一人在家,懷疑他被人獨留在家,隨即報警求助。

警員接報到場,並召救護車將男童送院檢驗,同時根據男童提供的資料,其後聯絡其四十二歲的母親了解。有人在警員警誡下,承認曾離開住所並將兒子獨留在家。警方經初步調查後,把男童的母親拘捕,案件暫列「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案件交由屯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20190410 - 公園扯低男童褲 老翁認襲擊候懲

標題:公園扯低男童褲 老翁認襲擊候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已屆六旬的男子聲稱貪玩,在去年三月至七月間於深水埗麗閣邨的公園內,涉嫌多番拉下三名男童的褲,令他們在大庭廣眾下露出內褲而尷尬。男子事後被控三項向未滿十六歲男童猥褻侵犯罪,案件原定昨日在西九龍法院開審,但控方改控他三項普通襲擊罪。男子認罪,裁判官先索取其感化官及心理報告,以了解當中是否涉及性興奮,續准男子保釋至五月三十一日始作判刑。

辯稱貪玩 不涉性成分
辯方求情指,六十五歲被告蘇子棠現已退休,之前無案底。辯方指稱被告只為一時貪玩,而且沒有脫下男童的內褲,故不涉及性的成分。

惟裁判官認為,雖然不能排除貪玩成分,但質疑被告的行為是否為了自身的興奮,或有可能是涉及性的成分,因此需要索取其心理報告,了解當中是否涉及性興奮。

案情指,被告於一八年三月至七月初,在上述公園內先後拉下三名男童的長褲至膝蓋位置,令男童們大感尷尬,被告之後沒有進一步觸摸眾男童的身體便離開。至七月中,男童之間傾談下,發現類似的拉褲事件重複發生,經考慮後,其中一童報警,警方調查後拘捕被告。被告向警方表示,當他將男童的褲子拉下而令對方感到尷尬時,被告會感到很興奮,但他知道拉下他人的褲是不對的。

20190408 - 14歲女童染甲流 併發肺炎心肌炎

標題:14歲女童染甲流 併發肺炎心肌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流感高峰步向尾聲,但仍再有嚴重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一名有長期病患的十四歲女童,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嚴重肺炎及心肌炎,現時情況嚴重,正於廣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為今年第廿四宗兒童嚴重流感個案。

就讀學校上周共4人中招
該名女童自上周一起出現發燒和流鼻水等病徵,於上周五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她的鼻咽分泌樣本證實對甲流病毒呈陽性反應。初步調查顯示,該名女童並無接種今季季節性流感疫苗,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她的家居接觸者包括父母、弟弟及家傭四人至今並無出現病徵。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該名女童就讀的將軍澳特殊學校靈實恩光學校,上周三曾錄得一男三女感染甲流,年齡介乎十四至廿四歲,該女童是其中之一。

衞生防護中心指,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本地流感活躍程度進一步下降至接近基線水平,但社會各界必須繼續提高警覺,預防流感。鑑於幼童在今季流感較受影響,中心特別呼籲家長,如仍未安排子女接種今季流感疫苗,應盡快接種,以加強個人保護。

20190406 - 青少年看精神科需排兩年 黃仁龍:難以接受

標題:青少年看精神科需排兩年 黃仁龍:難以接受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前年公布《精神健康檢討報告》及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會主席黃仁龍表示,青少年在公立醫院輪候一兩年才可看精神科是難以接受,情况不理想。他又提醒父母,互相比較和競爭對小孩造成很大傷害,呼籲他們明白子女的能力各有不同。

黃仁龍接受港台《鏗鏘說》訪問形容,委員會有鞭策作用,督促需開展工作,報告中的建議已落實及進行中。他舉例指出,在40多所學校推出涵蓋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先導計劃,期望在校內及早識別有精神問題的學生。他說,青少年突然有某種傾向,並決定輕生、沒有先兆,故有需要加強及早識別沒有表徵的年輕人。

黃仁龍認同,青少年在公立醫院輪候一兩年才可看精神科是難以接受,情况不理想,委員會需探討如何改善。他說,除人手外,另一問題是培訓。委員會早前已決定在今年內普查,希望找到實質證據了解問題,讓政府調配資源。

20190404 - 小學生平均壓力指數偏高

標題:小學生平均壓力指數偏高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快樂的童年對現代兒童而言並非必然。一項調查顯示,小一至小六學童平均壓力指數處於偏高水平。有精神科醫生指出,兒童需要足夠的閒暇及睡眠時間,但不少父母誤以為安排子女上興趣班亦屬閒暇時間,令不少小朋友變成「繁忙兒童」,建議家長勿將孩子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應與學校配合,還孩子快樂童年。

上興趣班非放鬆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與社區組織合作,在去年七至十二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二千多名港島區小學生家長。大部分受訪家長指子女的功課量屬適中至偏多,每日要花三至四個小時做功課及溫習。以十分為滿分,初小生及高小生的平均壓力指數分別達五點五分及五點六分,小六生更達五點八分。調查同時亦訪問了十八間港島區小學的學校代表,逾半學校稱每年設兩測兩考。

為提升兒童精神健康,當局推出《家校合作‧快樂孩子約章》,提倡學童應有充足睡眠、閒暇時間及良好父母關係等。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表示,大部分學校和家長認同約章理念,惟在執行上有不足,「就算學校減少測考,但家長轉頭又安排多啲補習,其實都係無用,大家理念要一致。」

她指部分家長對閒暇時間的認知有誤,「有家長話安排咗一個鐘畀個仔學踢波,見佢一路踢好開心咁笑,點解唔算閒暇?」陳解釋,上興趣班亦是學習,孩子仍有壓力,真正的閒暇是讓孩子放鬆,讓他們自行決定做任何事,「返學八個鐘已經要跟時間表,放學仲要跟時間表,其實好辛苦。」

壓力大誘焦慮症
陳稱,近年學童拒絕上學的情況有增加及年輕化趨勢,或與成績追不上,導致自信心低落有關。她提到部分學童因本身能力與同學差距大,但家長又不願安排轉學至學術要求較低的學校,令孩子讀書倍感吃力,提醒父母應適當調節期望,「如果小朋友處理唔到大壓力,家長有太大的期望,可能誘發焦慮症。」

20190404 - 舅父涉吸毒後非禮 15歲女摑醒被告甩身

標題:舅父涉吸毒後非禮 15歲女摑醒被告甩身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曾入住「兒童之家」的十五歲少女,聲稱到舅父家中照顧表妹期間,舅父不但在她的面前吸毒,還想引誘她食「糖」,被她拒絕後,舅父更隔着衣服摸胸撩陰非禮她,她愈推開反抗,舅父便愈大力侵犯她,直至她掌摑了舅父一巴,舅父才自言自語地問:「我做咗啲乜?」涉事的舅父事後被控一項非禮,並否認控罪,案件昨於九龍城法院開審。女事主又供稱,她的兄長得悉事件後,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吸毒啲人係咁o架啦。」

廿九歲的男被告,報稱無業。他被控於前年十一月某日在一個鑽石山的居屋單位內,非禮當時十五歲讀中三的女事主X。被告於去年四月六日在家中被捕,警誡下他說:「我梗係無做過。」

現已輟學的X,昨透過視像直播系統作供,她稱呼被告為「細舅父」。X指稱,她的母親及被告都有吸食冰毒習慣,她的外婆於一五年將她由兒童之家接回家後,她便與外婆及大舅父同住,被告則住在他們同一幢大廈較低樓層的單位。

坐床傾談 遭掃腳摸私處
X憶述,前年十一月某個周六或周日的下午,她按外婆吩咐,到被告住所照顧兩歲的表妹(即被告的女兒),當日細舅母返工不在家,家中的工人放假。她哄表妹入睡後,便走進被告睡房,與被告傾談家事,被告引誘她食一些由糖紙包裹的「糖」,但她肯定那些不是糖,拒絕被告的引誘。

X形容被告睡房不大,她只能坐在被告睡床上,當時她穿短褲盤腿而坐,被告一直望住她,似乎對她有幻想。後來她收斂,將雙腿伸直,但被告突然掃她的腳踝,不斷吻她的頸、臉和嘴,又將她推落床隔着衣服摸她的胸、大腿內側及私處。

兄獲悉:吸毒啲人係咁
她哭喊着叫被告「唔好整我」,被告無理會,直至她掌摑被告一巴,被告才醒一醒及自言自語地問:「我做咗啲乜?」未幾她收到外婆來電,伺機離開。事後她向兄長透露事件,但兄長只簡單回應說:「吸毒啲人係咁o架啦」,並無追問詳情。她之後向男友的母親透露事件,輾轉間她被轉介社工跟進,警方介入調查。

辯方盤問X指稱,被告事發時根本無吸毒,X因行為偏差才與家人關係差,但她怕男友知道其行為問題,因此她在男友母親面前誣告遭被告非禮,藉以解釋她與家人關係差的因由。

憂外婆掛心 向契媽求助
就辯方盤問,X供稱,她稱男友的母親為「契媽」,她向契媽道出非禮事件,而不告知外婆,全因契媽「信得過、交到心」,而她的外婆年紀大,她不想事件鬧大令外婆掛心,加上「細舅父話晒都係屋企人」,她覺得在家人面前難於啟齒。X又稱,她本來也不想報警,只是事件無意中傳到社署社工耳中,才被迫報警。

20190404 - 兒童睫毛倒生 恐損角膜變弱視

標題:兒童睫毛倒生 恐損角膜變弱視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睫毛是眼睛第一道防線,小朋友不停眨眼、眼紅紅、捽眼、怕光或流淚,家長以為只是一般眼敏感,忽視不理,但其實他們可能是因眼瞼贅皮將睫毛推向眼球,「倒插」的睫毛持續摩擦下引起不適,更有傷眼之虞。眼科專科醫生指,眼瞼贅皮常見於亞洲兒童,十個有一個出現此情況,嚴重者角膜會破損,影響視力,同時增加散光機會。

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伍立祺表示,眼瞼贅皮是常見眼皮問題,多發於下眼瞼,因亞洲兒童鼻樑較扁,而鼻樑兩邊多餘的肌肉與皮膚會將睫毛推向眼球引起不適,倒生的睫毛甚至可以每分鐘十數次頻率刺激結膜與角膜,倒生的範圍愈大,怕光或視力受損等徵狀會愈嚴重。

徵狀似眼敏感 逾半有散光
兒童睫毛倒生初期不明顯,由於小朋友很難清晰表達不適,家長多等到小朋友頻頻眨眼、捽眼、流淚一段時間才求診。睫毛倒生徵狀與眼敏感相似,伍解說稱,眼敏感常伴隨鼻敏感一起出現,是患者因受到環境中過敏原刺激而產生反應,包括空氣污染、裝修、寵物及空氣中花粉等:「小朋友會覺得痕多啲。」

一般而言,眼科醫生會借助角膜螢光劑判斷角膜是否被睫毛擦傷,五至七成有眼瞼贅皮問題兒童會有五十度散光,一成四至三成三人散光超過二百度,一成人甚至因而引致弱視。伍解釋,八歲前是兒童視力發展黃金期,捽眼或下眼瞼被多餘的皮頂住會令角膜變形,引起散光,若無及時治療或控制,甚至影響腦部及視力發育,導致弱視。

8歲無改善 需手術除贅皮
患者初次求診多數在三、四歲,病情輕微可用人工淚液紓緩不適,當小朋友面部骨骼隨年齡增長,病情自然改善,但若六至八歲情況仍未改善或角膜嚴重受損便需接受小手術。

伍指,該手術風險低,康復期亦短,一般於翌日已可正常活動及上學,成人甚至局部麻醉即可,但小朋友難「坐定定」,故需全身麻醉。手術常見方式是在眼瞼邊緣下方開一條細微創口,把多餘贅皮及肌肉切除,由於傷口是沿睫毛下方,且用可溶性手術線縫合,故不易留疤,對外觀影響不大。

20190404 - 元朗幼園爆甲流 20學童中招

標題:元朗幼園爆甲流 20學童中招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流感疫情未有停止的迹象,最新元朗一間幼稚園爆甲型流感,廿名學童受影響。公立醫院亦持續逼爆,急症室求診人次再破六千,內科住院病床整體亦達飽和,十五間公立醫院中,十三間「逼爆」;亦有三間公院的兒科住院病床爆棚。

累計352人死 公院續逼爆
位於元朗的聖馬提亞堂肖珍幼稚園有十二男八女染病,年齡介乎三至五歲。他們自二月廿五日起先後出現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等病徵,全部人均已求醫,當中一人需入院,經治療後已出院,所有病人現時情況穩定。一名四歲男學童的鼻咽拭子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防護中心視察學校後認為衞生情況滿意,正接受醫學監察。

流感高峰期開始至前日為止,中心共錄得五百九十八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當中三百五十二人死亡。兒童嚴重個案至今有廿三宗,當中一人死亡;由上月三十一日至本月二日,中心共錄得七宗院舍及學校爆發個案,當中五宗涉幼稚園及幼兒中心,一宗涉及小學,一宗涉殘疾人士院舍。

公立醫院服務量依然「爆煲」,急症室前日整體錄得六千一百五十宗求診人次,當中屯門醫院求診人次最高,達五百一十五,其次為伊利沙伯醫院,錄得五百零五求診人次。內科病房則以聯合醫院最爆棚,錄得百分之一百二十一佔用率,其次為屯院錄得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另外,將軍澳醫院的兒科住院病床佔用率也高達百分之一百一十四。

20190403 - 桂花魚含水銀 礙兒童發育 五魚肉樣本驗出致癌物

標題:桂花魚含水銀 礙兒童發育 五魚肉樣本驗出致癌物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浸大有機資源中心去年底抽查街市魚檔水產,發現一個購自大埔街市的桂花魚樣本含有俗稱水銀的甲基汞,每公斤有0.054毫克,含量雖無超標亦對成人無大礙,但小童或孕婦進食28克、即約三中式湯匙的問題魚肉,已超出每日容許攝取量,可影響小童或孕婦胎兒神經、消化、免疫系統和腦部發育。抽查中另有五個魚肉樣本含致癌禁藥孔雀石綠、四個超出內地砷安全標準樣本,兩類殘餘物均有致癌風險。

中心昨公佈年度漁農業調查,今年抽取本港17區103個街市共348個魚檔的魚類水產,化驗重金屬汞(水銀)、砷(砒霜)和禁藥「無色孔雀石綠」的殘餘量。隨機抽驗57個樣本分別為桂花魚、羅非魚、鯇魚、烏頭、寶石魚及太陽魚。

孕婦攝取會影響胎兒
化驗結果顯示,全數樣本均無超出本港《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但一個由大埔街市購入的內地進口桂花魚樣本,每公斤魚肉驗出0.054毫克水銀;中心指進食28克、即約三中式湯匙的問題魚肉,就超出世衞訂明的小童每日最高攝取量,損害兒童或孕婦胎兒的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甚至有礙腦部發育。

化驗結果又顯示,兩個內地進口烏頭、一個本地烏頭及一個內地羅非魚樣本所含重金屬砷超出內地標準,小童每日進食43克、即近五中式湯匙就超出世衞標準,有致癌及致心血管疾病風險。

另外五個內地進口魚樣本(一個羅非魚、兩個桂花魚及兩個鯇魚)含有致癌殘餘物孔雀石綠,殘餘量介乎每公斤0.7至6.9微克,最高樣本為淡水桂花魚,購自荃灣楊屋道街市。據《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禁止所有在港出售的食物含有孔雀石綠,任何人輸入或售賣即屬違法。

市民:大陸啲嘢信唔過
有荃灣楊屋道街市魚販陳先生直言:「淡水魚基本上都有孔雀石綠,爭在抽邊樣物質驗咁解,業界知道唔落嘅話,嗰樣魚係生存唔到。」他又指內地政府已禁售桂花魚,提醒消費者「驗親都有事嘅,其實香港人都明白問題邊度嚟」。

昨日到街市買餸的退休人士張先生說,為免自己和孫女攝入有毒物質,一直避買問題魚類,「桂花魚同多寶魚全部唔買,就係驚咗水銀同孔雀石綠,大陸啲嘢都係信唔過㗎」。他期望食安中心加密抽查,保障市民健康。

20190403 - 染甲流併發肺炎 7歲女童情況嚴重

標題:染甲流併發肺炎 7歲女童情況嚴重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流感疫情已回落至基線水平,惟餘威尚在,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最新一宗兒童甲型流感嚴重個案,一名有長期病患的七歲女童上月廿七日起出現咳嗽及流鼻水,兩日後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醫及入院,前日被轉送至兒童深切治療部,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嚴重肺炎,現時情況嚴重。此宗是本港今個流感高峰期第廿三宗兒童嚴重個案。

家人曾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上述女童在潛伏期間沒有外遊,她的父母、兄長及家傭最近均曾出現過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全部已求醫,毋須入院,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個案,並呼籲各界仍須提高警覺預防流感。本港至今錄得廿三宗兒童流感嚴重個案,當中一人死亡。

此外,本港前日亦再多兩宗成人流感嚴重個案,令今個冬季流感高峰期的成人嚴重流感個案總數累積至五百九十七宗,將近破六百大關。前日亦新增一人因流感死亡,死者為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令成人總死亡個案增至三百五十一宗。本港學校亦持續錄得流感爆發個案,前日有三間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爆發流感,總共十七人受影響。

公立醫院方面,前日急症室總求診人次仍然高企,錄得六千七百五十八人次,當中超過一千人經急症室入院。內科病房的佔用率仍持續飽和,整體錄得百分之一百一十二,當中以伊利沙伯醫院的佔用率最高,達到百分之一百廿三,其次是聯合醫院,錄得百分之一百廿二。

20190403 - 頭蝨攻陷小學衞署坐視捱轟

標題:頭蝨攻陷小學衞署坐視捱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有學校爆發頭蝨!坪洲聖家學校上月廿一日起至今累計有十多名學生有頭蝨。校方已即時安排學生到坪洲健康院求診,並加強清潔學校,又提醒學生及家長注意個人衞生。有家長指醫生只給予確診有頭蝨的學生兩至三日病假,部分學生未痊愈便回校上課,令致蝨患於過去兩周不斷蔓延,持續至今未能根治,有家長不滿衞生防護中心並無派員到學校協助。

蝨患爆發兩周 中招童照上學
有子女在該小學就讀的家長表示,頭蝨問題爆發兩周,仍然持續,有長者更因擔心孫兒放病假影響學業,即使確診孫兒有頭蝨亦拒承認,繼續讓孫兒上學,亦有部分學生頭蝨未治愈便再回校上課,被發現後要再到健康院求診。她擔心小朋友在學校內攬攬碰碰,容易互相傳染,令問題擴散。

該校校長伍麗英回應表示,該校每級有一班,每班約有兩名學生有頭蝨。校方現時每日均會檢查學生的頭髮,如發現有頭蝨,會即時通知家長帶小朋友求診,若家長沒空,校方亦會安排帶小朋友到健康院檢查。校方曾向衞生防護中心求助,獲悉未能安排講座,但提供了網上處理頭蝨的指引供學校參考。至於學校爆發頭蝨的原因,健康院指難以查究,可以是外來因素或衞生問題。

防護中心回應 稱已視察跟進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收到坪洲聖家學校的呈報,確認該校有頭蝨爆發個案,受影響學生為六名女生,年齡介乎十一至十三歲,她們於上月廿八日起出現病徵,全部曾到門診求醫,調查仍在進行中。防護中心昨已視察該校,並建議所需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尤其頭部與頭部接觸等。該校正接受醫學監察。

曾有同類個案 衞生署亦被動
本港學校過去亦曾爆發頭蝨問題,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學校於一六年三月亦接獲家長通知證實有個別低年級學生感染頭蝨。一三年六月,葵涌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亦爆發頭蝨,全校廿名學生染上或懷疑染上頭蝨,學校要啟動隔離措施,同時要求家長帶同有關學生找醫生治理,並通報衞生署。當時衞生署亦被批評並無追查源頭,過於被動,未有盡力防止社區爆發。

20190403 - 5歲童被獨留家中 警拘33歲菲傭

標題:5歲童被獨留家中 警拘33歲菲傭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旺角發生虐兒案,警方拘捕一名菲律賓籍女傭,案件仍在調查。

現場是海輝道10號瓏璽,昨晚11時許,警方接獲一名31歲姓池女子報案,指其5歲兒子懷疑被獨留在家。警員到場後將男童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檢驗,經初步調查後拘捕33歲菲律賓籍女傭,案件暫列虐兒,交由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20190401 - 愛民邨59歲裝修工 爛醉誤姦15歲女囚2年10個月

標題:愛民邨59歲裝修工 爛醉誤姦15歲女囚2年10個月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年近六旬的裝修男工人去年3月爛醉回家,上床後竟將15歲女兒誤當妻子與她性交,直至女兒開聲才驚覺犯下大錯。裝修工人今早在高等法院承認強姦罪,法官認為縱使受害女兒早已原諒被告,不願對方坐監,但強調被告喝至爛醉自招惡果,法庭亦有責任保護婦女幼小,最終判被告入獄2年10個月。

現年59歲的被告承認於去年3月22日,在何文田愛民邨的寓所內強姦當時15歲的女兒。法官坦言本案案情不尋常,受害女兒拒絕在創傷報告中講述本案對她有何影響,反而對社工未通知她下便報警深感憤怒,又對父親入獄感到無比內疚,深盼父親早日歸家。惟法官強調,強姦屬嚴重罪行,法庭判刑必須反映社會公憤。由於被告認罪加上女兒求情,被告可獲減刑。

案情指,被告於案發當日前一晚與同事喝至爛醉,渾身酒氣回家,當時他的女兒在寓所一張碌架床的下格。由於被告妻子通常在下格床睡,被告誤以為女兒是妻子,向對方表示有意性交。女兒澄清自己身分後靠牆而睡,被告卻上床並從後撫摸女兒胸部,更脫下女兒褲子從後強姦她,直至女兒出聲,被告才猛然醒覺,立時抽出陰莖,但仍然自瀆至射精。

被告於23日早晨被告知事件,當場向女兒道歉。被告妻子不知如何處理,遂向社工求助,後者報警揭發事件。辯方求情時透露,被告女兒與母親關係欠佳,其兄長又正在英國留學,故被告對她而言是唯一可以分享自己內心感受的人。

20190401 - 粉嶺公立學校爆腸胃炎 20名學童職員染病

標題:粉嶺公立學校爆腸胃炎 20名學童職員染病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粉嶺公立學校爆發的急性腸胃炎個案,涉及學童共10男9女,年齡介乎10至13歲,以及一名女職員。他們自3月25日起陸續出現嘔吐、腹瀉及腹痛等病徵。當中2人已求醫,無需入院接受治療。全部病人情況一直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已到學校視察,並向校方建議所需的預防措施,包括適當和徹底消毒清潔、適當處理嘔吐物,以及注重個人和環境衞生,並對該校進行醫學監察,目前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調查。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提醒市民預防感染腸胃炎,可採取以下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及飲食衞生;以稀釋的1比49家用漂白水(以一份含5.25%次氯酸鈉的漂白水加49份水)徹底清洗和消毒染污的地方及物件,事後並須徹底洗淨雙手等。

20190401 - 黃大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爆發甲流 21學童染病

標題:黃大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爆發甲流 21學童染病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黃大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爆發甲型流感個案,當中涉及學童共13男8女,年齡介乎2至6歲。自2月20日起先後出現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等病徵。當中20人已求醫,無需入院,現時情況穩定。2名學童的呼吸道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已視察該校,並提供有關預防呼吸道感染的建議。該校正接受醫學監察。中心表示為防止流感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爆發,學生如出現發熱,不論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病徵,都不應回校上課。他們應求診及避免上學,直至退燒後48小時。學校亦應正確地量度和記錄學生體溫。

中心發言人說:「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本地流感活躍程度進一步下降至接近基線水平,但社會各界必須繼續提高警覺預防流感。鑑於幼童在今季流感較受影響,中心特別呼籲家長,如仍未安排其子女接種今季流感疫苗,應盡快接種以加強個人保護。」

由於人體在接種疫苗後需約兩星期產生抗體,除兒童外,未有接種今季流感疫苗的50至64歲人士、長者和長期病患者,亦應盡早接種流感疫苗,預防季節性流感。如出現流感症狀,應盡快求診,及早接受合適治療,以免出現潛在併發症。家長及照顧者亦應協助易受感染人士做好足夠個人保護及預防措施。

20190401 - 25%兒童假日遊戲不足一小時

標題:25%兒童假日遊戲不足一小時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周四就是兒童節,今個月又有清明節和復活節等假期,孩子應該可以大玩特玩吧?小童群益會調查卻發現,過半數香港兒童在上課日的遊戲時間不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的一小時,即使在假日,亦有四分一港童遊戲時間不足一小時。

小童群益會於今年2至3月進行了一項香港兒童快樂調查,了解本港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的快樂狀況,以及他們進行遊戲的狀況。調查收回1083份有效問卷,結果昨日公佈。

低於聯合國建議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天有一小時的遊戲時間,但調查發現,香港兒童在上課日有54%遊戲時間不足一小時,在非上課日亦有25%遊戲時間不足一小時,顯示兒童遊戲時間不足。

導致兒童遊戲時間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功課/學習繁忙(74.3%)、太少空閒時間(48.0%)及更需要休息時間(32.7%)。調查又發現,兒童近年玩的遊戲已集中在電子/手機遊戲(75.6%),其中戶外遊戲的比例不多,只有玩公園/遊樂場的設施(23.3%)及集體遊戲(如捉迷藏)(22.1%)。而去戶外場地玩耍的比例亦不多;55.6%受訪兒童表示沒有或很少去戶外場地玩耍。

小童群益會認為兒童長期玩電子/手機遊戲對兒童眼睛及身心會有不良的影響,反之戶外群體活動對兒童在身體發展及人際關係有很大好處,應鼓勵兒童做多些戶外活動。該會引述德國一項研究指,自由遊戲(Free play)能夠培養孩子彈性思維,以應付不斷變化的形勢及環境。小孩長大後需要於不同環境工作、生活,這種技能對小孩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據教育局定義「自由遊戲」,是由內在動機誘發的行為活動,着重自主、自由參與、不受成年人訂立的規則或預設目標所束縛的遊戲,並可在自由遊戲中選擇遊戲工具、方法、玩伴。

但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兒童遊戲方面有不同的介入,半數以上(56.7%)家長沒有或很少讓兒童全權主導如何玩遊戲,以自由遊戲。父母適度的支持與適當的放手,才能讓子女在玩遊戲時有空間去探索。因此小童群益會建議,家長應避免打擾孩子自由遊戲。

20190401 - 常接觸殺蟲劑 幼兒易患自閉症

標題:常接觸殺蟲劑 幼兒易患自閉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愈來愈多研究指殺蟲劑及農藥會影響人體健康,最新發現,小朋友經常接觸殺蟲劑或較易有自閉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現,孕婦懷孕期間或幼兒一歲時經常接觸農藥,都會增加嬰兒自閉症機會,風險比普通小朋友最多升百分之八。

自閉症一般兩歲時可確診,患者對外界反應會欠佳,父母呼喚其名字也無反應、經常有重複行為及較少眼神接觸。今次研究,學者從美國國民農藥使用數據中分析結果,抽出近三千名患自閉症幼兒,再對比另外三萬五千名沒有自閉症的人,結果發現,孕婦懷孕期間及嬰兒出世後一年經常暴露於農藥環境,之後患自閉症的風險增加百分之八。

50%人出現智力障礙
研究又發現,高達五成患者出現智力障礙,比率較一般自閉症患者高。不過,有其他學者指出,此研究只能印證兩者有關聯,但不一定是因果關係,要更嚴謹研究才可下定論,因自閉症較多是先天引起,後天影響因素低。

20190331 - 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爆發肺炎 3日4學生確診校方延公布捱轟

標題: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爆發肺炎 3日4學生確診校方延公布捱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麻疹未完,肺炎又爆發!位於屯門的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確診四名同班學生感染肺炎,當中三人日前(28日)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但校方事發兩日還沒公布事件,至昨早才於學校內聯網發出通告,指三名學生目前情況穩定,正在家休息,不過,疫情已有擴散迹象,昨日下午校方再發通告確認新添一個案。該校家長對學校安排大感不滿,轟透明度不足,延誤公布訊息威脅其他學生健康,導致人心惶惶,望學校提早放復活節假期。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該校正接受醫學監察,現階段沒有建議學校停課。

匆匆取消校外旅行 未透露事件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本月二十七日接到該校通報,調查後確立該校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爆發,涉及兩名四年級女學生,年齡介乎九至十歲,兩人已求醫並需要入院,目前情況穩定。中心的資訊還沒反映稍後的個案,有家長透露,四年級部分學生原定於昨日進行校外旅行,前日校方匆匆以口頭通知四A班學生取消旅行,並沒透露事件。至昨早,家長才從學校內聯網收到通告,校方通知四A班三名學生確診肺炎。至昨午,該校又披露同一班級再增一宗確診個案,目前情況穩定。

疫情持續下,校方繼取消四A班旅行後,再宣布取消該班明日的常識科參觀活動。據悉,該校於本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舉行考試,此段時間校方一直未有公告有學生患肺炎一事。

潛伏期可達六星期 難分辨患者
有家長坦言十分擔憂:「依家已有麻疹,又整個肺炎,真係唔知點搞!」該名家長反映,學校近日要求學生小息時留在課室,不准到操場玩耍,憂慮細菌在課室傳播更烈,由於該病潛伏期有三至六星期,前期難以分辨誰是患者,希望學校能提早放復活節假。

防護中心派員跟進 沒建議停課
校方通告則指,衞生防護中心於二十八日派醫護人員到校,並沒提及取消全校活動及停課等,校方已根據中心建議用漂白水消毒;安排學生分行就座;學生及老師亦須佩戴口罩上課,避免互相傳染;避免跨班活動,如早會、小息等。保良局較早前時回覆指,該校有三名同班學生先後於本月確診感染肺炎,全部情況穩定,在家休息,並指相關情況已通報衞生防護中心,同時依其指引通報相關家長、加強校內清潔消毒、保持課室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