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 男童4樓墮下 壓毀私家車保命

標題:男童4樓墮下 壓毀私家車保命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4歲尼泊爾裔男童,昨午在油麻地一幢唐樓住所由高處墮下,跌在路邊一輛私家車車頭,壓毀車頭蓋後再反彈地上。街坊驚聞巨響發現男童墮樓,慌忙報警。男童送院搶救後情況嚴重,其27歲母親涉嫌疏忽照顧被警方拘捕帶署調查。
墮樓男童Gurung,頭部及腳部受傷送院。消息指,他送院時清醒,懂得哭喊,手指也有反應。救護員即場為他包紮檢查,送院後醫院一度為他進行腦部掃描,目前仍在留醫。
現場為油麻地炮台街一幢唐樓,男童住於大廈四樓一單位。據知單位有多人同住,事發時屋內只有男童和母親兩人,男童正在睡房睡覺。

母涉疏忽照顧被捕
昨下午4時許,當時母親在廁所,男童突然意外從睡房跌出窗外墮樓,當時大廈對開路邊泊有一輛銀色私家車,男童直跌至車頭位置,壓毀車頭蓋再反彈跌在炮台街與寧波街交界的路上,背部向天;疑因此卸去部份衝力大難不死。
有附近菜檔王女士表示,事發時她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初時還以為是石油氣罐等物件,由高處跌至街上,看清才知是男童墮樓。她形容男童墮地後一時間沒有動,亦沒有流血,「好耐都冇出聲、冇喊到,跟住幾分鐘就喊番」。
另一名目擊者周先生(42歲),事發時他正在對面一間理髮店剪髮。他形容當時現場一片混亂,「我剛剪完頭髮,聽到一吓巨響就出嚟睇,有人係咁叫報警,但現場街坊都六神無主,我於是第一時間報警」。
警方到場調查後,懷疑男童睡醒後攀過睡床,跌出窗外墮樓,相信事件無可疑,但以涉嫌疏忽照顧兒童拘捕男童母親,並以黑布蒙頭把她帶返警署調查。事後被擊中的私家車車頭凹陷,車主曾先生亦返回現場了解。
他指事發前約了朋友在附近用膳,把車泊在路邊便離去,他一聽到消息便趕過去。只見現場有大批警員及救護員圍着他的私家車,他知道有男童墮樓,也不敢上前阻礙施救。曾先生表示,其私家車車頭被撞凹只是小問題,「即使維修都係有限數目,最緊要小朋友冇事,擋一擋,救到一命就得」。


標題:4歲尼裔童墮樓重傷 母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舊樓林立的油麻地,昨日發生7個月內第二宗尼泊爾裔兒童墮樓意外。4歲男童從唐四樓家中墮下重創,其母涉嫌疏忽照顧兒童被捕。消息稱,當時男童在睡房沒有安裝窗花的窗戶墮下,先壓向一支魚骨天線,再跌在地面的七人車車頭後着地,卸去部分衝力而保住性命,送院時仍能哭泣及大叫「媽咪」,經搶救後無性命危險,案件交油尖警區重案組跟進。

母稱往如廁 警疑不在家
墮樓4歲尼裔男童姓Gurung,據悉他和父母胞兄等4人同住油麻地炮台街24號唐四樓一單位。現場消息稱,案發後男童的27歲母親在同鄉陪同下接受警方調查,她報稱事發時與男童身處家中,在她往如廁時發生意外。警方調查後,發現屋內廁所及睡房窗戶沒安裝窗花,且懷疑男童母親事發時不在家,遂將她拘捕,其後以黑布蒙頭帶署。
事發昨午1時許,有人見到男童跌在炮台街與寧波街交界路邊,附近菜檔女職員黃小姐表示,當時聽到背後傳出「砰」聲巨響,向後一望,目睹男童倒卧在七人車對開,車頭輕微凹陷,男童背向天,但沒流血,且一度沒有出聲及或郁動,黃小姐以為男童當場死亡,大驚求救。其後男童嚎哭呼叫,街坊均稱幸好車頭為男童卸力,才能保命。

壓歪天線七人車卸力
警方及救護員接報到場,相信男童從唐四樓墮地,把下層的魚骨天線亦壓歪,而男童送院時仍清醒,初步證實頭腳受傷,情况嚴重但無生命危險。座駕被男童壓凹的七人車車主曾先生稱,雖然汽車損毁,但認為只是有限損失,「最希望佢(男童)平安無事」。
去年9月初,油麻地碧街亦有兩歲半尼泊爾裔女童墮樓不治,照顧女童的30歲印度裔保母稱當時正洗澡,但閉路電視拍到她外出,保母承認疏忽照顧兒童罪,判囚1個月。

20150330 - 空氣污染物損胎兒腦部發展

標題:空氣污染物損胎兒腦部發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煮食時產生的油煙、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等空氣污染物,足以影響胎兒腦部健康。美國有研究人員以磁力共振觀察當地小朋友的腦部,發現胎兒若在妊娠期間已常處於空氣污染水平高的地方,當兒童出生並到七至九歲時,較易出現智能發展受損的現象,導致注意力缺乏過動異常症(ADHD)。

有害物質可穿透胎盤
美國洛杉磯兒童醫院聯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於紐約找來四十名居於城市的兒童,由他們未出世至九歲期間,以磁力共振定期觀察他們的腦部變化,又量度他們接觸有害物質多環芳香烴(PAH)的水平。結果發現,受訪小朋友自五歲起,腦部左前額葉的白色物質會增加,足以影響集中力、判斷力等,亦有機會發展成ADHD。有關研究已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PAH可來自汽車汽油、發電廠等釋出的有害物質,甚至在廚房煮食殘留的油煙都有PAH。早前已有研究指出PAH可以穿透胎盤,影響胎兒的腦部發展。是次研究更以MRI圖像證實,居於城市的兒童,生活中經常接觸廢氣,長年累月下足以影響腦部組織。

20150328 - 湊孫爭執 母子媳傭混戰 下午鬧到凌晨 同涉傷人被捕

標題:湊孫爭執 母子媳傭混戰 下午鬧到凌晨 同涉傷人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紅磡黃埔花園一個三代同堂家庭,其中患腦退化症的八旬婆婆,前日下午不滿菲傭照顧3歲孫兒「湊得唔好」,與菲傭大打出手;兒媳回家得悉事件,其後又與婆婆發生爭執及推撞。婆婆至昨凌晨到樓下向保安哭訴,保安報警。警方調查後以傷人罪將婆婆、兒媳及菲傭4人一併拘捕帶署調查。據悉,涉案僱主夫婦均否認打母親,菲傭則聲稱因被咬傷而自衞反擊。
記者:潘志能 唐家輝 馮國良

現場為黃埔花園10期綠榕苑一座一單位。涉案4人分別為姓陳(81歲)老婦,其姓古(42歲)兒子及姓蘇(41歲)媳婦,以及該家庭聘用的菲律賓籍女傭(35歲)。據悉,古氏夫婦同為會計師,育有一名3歲兒子,三代同堂住在一起,陳婆婆患有俗稱「老人癡呆症」的腦退化症。
女傭稱被咬手臂
古氏夫婦聘請菲傭照顧一家起居,平時夫婦上班,而大部份時間都只有嫲孫和菲傭在家。事發於前日下午,據菲傭向警方稱,事發前她外出接少主放學,留下陳婆婆一人在家,當婆婆見她帶其孫兒回家時,突然指摘她照顧孫兒欠妥善,雙方發生口角,其間菲傭報稱有人出手打她,並咬傷其手臂,她承認當時曾反抗自衞,兩人均有受傷。
而古氏夫婦對警方表示,當晚8時,他們下班返家後,菲傭即向他們投訴陳婆婆毆打她。夫婦了解事件後,先安排菲傭帶同兒子暫時離家,避免與婆婆再起衝突。他們表示之後曾勸過母親,惟陳婆婆持續情緒激動,不斷在家中叫罵。
老婦向保安哭訴
古氏夫婦又向警方表示,當晚深夜,夫婦回房休息時,陳婆婆情緒仍未平復,更拍打兒媳的房門,甚至走到大門狂打鐵閘,其間夫婦曾與婆婆有推撞,他們當時只是為了制止她的情緒,否認出手打母。
至昨日凌晨1時,陳婆婆到地下向保安哭訴遭人虐待,保安員聽罷於是報警。警員到場調查後以傷人罪名將4人拘捕,其中陳婆婆的眼、耳及手受傷,其媳婦手有傷;菲傭則臉、手及腳傷,3人同送院檢驗,而男事主則沒有受傷。
為了管教小孩子問題而動武,更一家人惹上官非,此事件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有網民認為「外傭都係人,佢嚟搵錢啫,你𠱁吓佢,佢又𠱁吓你」。亦有人指出,「香港好多家庭都時有發生?無(冇)得理!」。另外,有網民亦提議:「要阻止工人頂撞老人家,然後私下勸告老人家才對!」


標題:湊孫爭拗 老婦大戰菲傭兒媳 互有損傷 4人同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紅磡黃埔花園一個家庭為管教幼兒問題大打出手。八旬老婦前日與外傭為管教3歲孫兒問題爭執動粗,老婦的兒子和媳婦前晚回家得知事件,疑因此與老婦爭執,母子婆媳間互有扭鬥,老婦走出家門吵鬧,驚動鄰居通知保安報警。警方到場將涉案的老婦、其兒子、媳婦及外傭一併拘捕,案件列「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處理,老婦、其媳婦及外傭均受傷送院。

患認知障礙 先與女傭打架
涉事81歲姓陳老婦與42歲姓古兒子、41歲姓蘇媳婦、3歲男孫及35歲菲傭,同住黃埔花園10期1座某室。據了解,陳婦已退休,患有認知障礙症(前稱老人癡呆症)及高血壓,兒子及媳婦同為會計師,菲傭則在該家庭工作3年。
據悉,陳婦前日下午因不滿菲傭管教孫兒的方法,在家與菲傭爭執,陳婦報稱被人推倒地上及遭扯頭髮,菲傭亦報稱被人咬及扯頭髮。前晚陳婦兒媳返家,聞悉陳婦和女傭打架及來龍去脈後,表態支持女傭,陳婦因此情緒激動,雙方一言不合再起爭執。陳婦報稱被媳婦雙手打面,又被推落地,更被親兒拳打肩膊。陳婦之後走到家門外哭訴被打,驚動鄰居,鄰居致電通知保安員,由保安員於昨凌晨1時許報警,其間古某着菲傭先行帶走兒子,但未踏出家門,菲傭又報稱被陳婦腳踢。

兒媳返家撐女傭 再爆衝突
警員接報後到達現場,見陳婦左眼輕微紅腫,手背上有紅痕,菲傭則手腳有瘀傷,經過調查後將在場4名成年人全部拘捕,又將陳婦、菲傭及手部受傷的媳婦送往醫院敷治及檢驗。記者在醫院所見,涉事媳婦在接受警員查問時手部紮上繃帶,而陳婦則行動自如,出入亦無需使用輪椅或拐杖。
聖雅各福群會家庭及輔導服務註冊社工黃超文表示,幼兒的4名照顧者涉打鬥,最後一同被捕,幼兒或會以為自己做錯事,令壞事發生,繼而產生自責及內疚感,對幼兒產生的影響難以估計,成人事後應在小朋友面前握手言和以安撫小孩。黃認為,牽涉認知障礙症長者的家庭問題一般較複雜,需要家人多忍讓及照顧長者感受,並宜清楚向老人家表達明白其愛惜孫兒。

20150327 - 印傭涉狎6歲女 邊摸私處邊笑

標題:印傭涉狎6歲女 邊摸私處邊笑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初次來港工作的印傭被指非禮僱主的6歲女兒,兩度隔褲摸其私處,更邊摸邊笑。案件昨開審,女童在庭上直認不喜歡印傭,她私藏一本「曳簿」記下印傭過馬路衝紅燈及不和她玩等「惡行」,再向父母投訴,但她惟獨忘記記下非禮事件,故在事發後兩個多月方記得告訴任職警察的父親。
記者:林綺琪

兩項非禮罪指女被告Erlin Dewi Kasari(25歲)分別於去年7月下旬及9月某日,在女童X家中兩度非禮她。
被告自去年6月12日首次來港,在X家工作,負責做家務及照顧6歲的X及其3歲半弟弟。
X昨透過視像系統供稱,去年7月某日下午,當時就讀幼稚園的X在睡房做功課,被告突走到其書桌旁蹲下,伸手入X校裙內隔着內褲撫其「gap gap(私處)」近一分鐘,其間更對着X笑,X說「好嬲」,一度趕被告離開房間再關門,但被告又進來摸她。

「你知唔知咁係犯法」
X稱由當日起至去年9月間,另曾遭被告五度摸私處,最後一次事發時她已升讀小學,被告摸她時亦有笑。X指曾在第一次及最後一次遭非禮後對被告說:「你唔好咁喇,你知唔知咁係犯法㗎?」但被告只是一直儍笑,又回答:「唔知唔知。」
X提及學校有教她、父母亦有告訴她有人摸其私人部位屬犯法。但X只將事件告訴弟弟,弟弟有罵被告「唔好搞我家姐」,弟弟向X表示不會和被告說話。至去年9月22日,X將事件告知父親,X父同日報警。
在辯方盤問下,X透露自己有一本「乖簿」和一本「曳簿」,她會在乖簿記下自己乖的行為,儲滿一定數量後,父母會買禮物獎勵她。

「曳簿」沒記下被非禮
曳簿則是用作記下被告和弟弟的「曳嘢」,如被告過馬路時衝紅燈、不太和她玩。父母想X和弟弟獨立,若被告幫弟弟換衣服及餵他吃飯,X也會在曳簿內一一記低,弟弟若打X和將玩具丟到地上亦不能倖免會被記錄在案。X待父母和她通電話或下班回家後,便會向父母投訴。
但X聲稱,由於她忘了將非禮事件記在曳簿內,故一直忘記向父母投訴。直至去年9月底突然記起,方告知父親。辯方則指X經常向父母投訴,更稱在事發後感憤怒,指她忘記告訴父母的說法不可能。
X在辯方盤問下亦直言一開始已不喜歡被告。因覺得她沒有禮貌,如會叫她「快啲去沖涼」,又不太明白廣東話,「成日無端端喺度儍笑」,被告亦較少理會她,大多只和弟弟玩。
在被告入職前,有另一女傭自X出生時已一直照顧她,兩人感情好,X坦認不喜歡由被告取代該女傭,希望被告快點離開,但堅稱被告曾非禮她。X父作供時補充X不喜歡被告,因覺得被告煮的食物味道欠佳。被告昨被裁定表證成立,案件今續。
案件編號:FLCC7034/14

20150326 - 未滿月嬰 腸病毒上腦

標題:未滿月嬰 腸病毒上腦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氣回暖,又踏入腸病毒爆發高峰期。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今年首宗兒童感染腸病毒的嚴重個案呈報,一名未滿月BB仔,因發燒到急症室求醫,診斷為腦膜炎後入院治療,經化驗後證實感染腸病毒,現於新生兒特別護理部留醫,情況穩定。

今年首宗相關嚴重個案
防護中心昨稱,男嬰廿二日大,過往健康良好,本月二十日起出現發燒和焦躁,同日晚上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診,廿一日凌晨入住該院新生兒特別護理部治療,臨床診斷為腦膜炎。男嬰腦脊液樣本和肛門樣本經初步化驗後,證實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男嬰最近無外遊,家人沒有病徵,防護中心繼續調查感染源頭。

腸病毒透過直接接觸病人鼻及喉嚨分泌而傳播。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此個案是今年錄得首宗兒童腸病毒感染嚴重個案,去年全年有廿一宗,無人死亡。實驗室確診的EV71腸病毒個案,今年至本月廿四日有兩宗,但沒有嚴重併發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爆發個案今年至三月廿四日有十一宗,涉五十八人,有九宗爆發個案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發生。

20150325 - 二人三足助青海孤雛

標題:二人三足助青海孤雛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基督教勵行會日前在清水灣鄉村俱樂部舉行「2人3足勵同行慈善步行籌款」,有逾500人參加,以二人三足形式親身體驗殘疾兒童的舉步維艱,在約1.5小時內完成約4公里行程,最終籌得逾60萬元,全數善款將用於該會「青海兒童之友計劃」,支援青海孤兒。

20150322 - 港奶粉為促銷 罐身印滿健康聲稱 團體促規管 美版本僅列簡單字眼

標題:港奶粉為促銷 罐身印滿健康聲稱 團體促規管 美版本僅列簡單字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規管奶粉公眾諮詢下月中完結,焦點包括日後奶粉可否標榜「食咗聰明啲」、「便便暢通」及「DHA支持大腦發展」等聲稱。原來美國、澳洲及新西蘭等國家,已禁止初生嬰兒奶粉以這些聲稱促銷。有在美國出售的奶粉,包裝只寫上「DHA、BRAIN& EYE」等字眼,但供港出售的奶粉罐背面,多達三分之一面積列出七項健康聲稱。支持母乳團體及藥劑師學會指本港規管也應從嚴,防止奶粉商濫用健康聲稱促銷。
記者:陳沛冰

奶粉商常以要向消費者提供足夠資訊為由,在奶粉包裝列出健康聲稱。本報從連鎖健康護理用品店購買一盒由美國原裝進口的美國雅培供零至十二個月嬰兒食用奶粉,盒上除列出奶粉成份外,只有簡單的健康聲稱字眼,包括「LUTEIN(葉黃素)& DHA」,旁邊一倒三角圖案上寫上「IMMUNE SUPPORT」(免疫力)、「BRAIN& EYE」(腦及眼)及「STRONG BONES」(骨骼強壯)。

雅培稱符合當地規定
但供港出售的雅培零至六個月初生嬰兒奶粉,罐的正面寫上「DHA+Pro獨特組合,有助腦部及視力發展」,背面約三分之一面積印有七項健康聲稱,如「益菌素:有助提升嬰兒的免疫系統」,及「特有核苷酸含量:有助強化免疫系統」。
本報向雅培查詢為何在美國出售的奶粉,健康聲稱較供港出售的奶粉少,雅培表示所有聲稱具科學實證,包裝上的聲稱根據不同國家要求制訂,符合當地規定。
現時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澳洲及新西蘭分別不准三歲及一歲以下嬰兒飲用奶粉作健康聲稱;歐盟規定零至六個月嬰兒奶粉若作出健康聲稱,必須經過審批,但現時沒有這類聲稱獲准使用。六至十二個月嬰兒奶粉則要符合具體規定,才能使用健康聲稱。美國方面,不准許一歲以下嬰兒奶粉作健康聲稱。在內地出售的零至六個月嬰兒飲用奶粉,只有獲批准的聲稱才可使用。新加坡規管最寬鬆,准許三歲以下嬰幼兒奶粉及食品使用健康聲稱,部份聲稱需符合具體規定。
政府規管奶粉的公眾諮詢,較具爭議性內容包括是否准許嬰幼兒奶粉作出健康聲稱,上述外地及本港出售的奶粉健康聲稱不同,顯示健康聲稱的促銷作用,大於提供資訊。
資訊或減餵母乳意慾
母乳育嬰協會主席鄧妙智認為,不應容許嬰幼兒奶粉有健康聲稱,因奶粉成份只是模仿母乳,容許有健康聲稱會令家長以為奶粉有特定營養素,用以促銷的資訊或有反效果,減低餵母乳意慾。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香港應禁止三歲以下嬰兒奶粉作出健康聲稱:「點解外國嘅奶粉冇聲稱?唔通香港人要嘅資訊但外國人唔需要?證明只係針對香港同內地市場嘅宣傳策略。」食物及衞生局表示,產品聲稱將來能否使用,視乎整體描述及最終立法定案,有關諮詢將於下月十七日完結。

名人家長意見
楊哲安︰
三名女兒出生初期,太太張新悅都有餵人奶,之後才慢慢加入奶粉。現時約六個月大的三女將轉飲奶粉,但選擇奶粉時不會受廣告影響。「廣告係幾好睇,但係大家知係廣告。」

柳俊江︰
現時五個多月大的女兒仍飲用全人奶,之後會慢慢加入奶粉,會找幾種信得過的大牌子去試,但強調不會受廣告影響。他贊成加強規管奶粉宣傳,以免令家長過份依賴奶粉。

20150321 - 醫健寶庫:幼童接種疫苗 有效預防肺炎球菌

標題:醫健寶庫:幼童接種疫苗 有效預防肺炎球菌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兒童自出生起便透過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接種各種疫苗。疫苗包含減活或滅活病原體,對身體無害,接種疫苗能引發人體對特定抗原出現快速有效的免疫反應,並使身體產生記憶作用,當病毒或病菌出現時,身體可即時抵禦,減低感染傳染病機會,即使受感染亦能減低嚴重程度。

兩歲以下幼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一族,入侵性肺炎球菌更可致命。要診斷肺炎球菌疾病有困難,加上病菌抗藥性問題嚴重,預防感染更顯重要,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及保持良好衞生是預防感染的好方法。

可減低入院比率
疫苗可有效降低兒童及長者因肺炎入院的比率,更可預防近九成幼童感染入侵性肺炎球菌疾病。

香港最常見的流感病毒是H1N1及H3N2甲型流感,長者及抵抗力較弱人士如感染流感,可能出現併發症甚至死亡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後,身體需兩周產生抗體,如疫苗抗原與流行的病毒脗合,疫苗對六十五歲以下人士的保護力達七至九成,可減低因流感入院及死亡的個案。除了對疫苗或雞蛋有過敏反應,或注射當天發燒的人士,絕大部分人都適宜接種流感疫苗。滅活季節性流感疫苗十分安全,接種後出現嚴重反應的情況非常罕見,毋須過分擔心。

20150318 - 打機做功課 成績高一成 儲分添虛擬裝備 增學習動機

標題:打機做功課 成績高一成 儲分添虛擬裝備 增學習動機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常言道「勤有功,戲無益」,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則建立網上遊戲平台,讓學生在遊戲內完成中文和數學科的「習作任務」,取得分數後可換取虛擬裝備,提高學生學習動力。該校校長馮立榮稱,3年前在另一小學進行對比試驗,發現以網上遊戲平台學習的學生組群,成績較其他學生高10%。
馮立榮表示,多年前有家長反映擔心子女用電腦學習,會變成沉迷網上遊戲,但他認為若把課程設計得「可以好似遊戲咁好玩」,便可達至寓娛樂於學習,「無論任何科目,要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數碼遊戲一定是最『煞食』的」。
小學獲280萬 打造RPG遊戲平台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3年前透過「電子學習試驗計劃」獲280萬元資助,建立電子學習平台「創世紀元」,透過MMORPG(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學生在虛擬世界內有一系列稱「任務」的電子習作,內有選擇題及填充題,完成便會獲得「種子」分數,累積一定數目便可換取虛擬服裝美化代表他們的角色,或換取虛擬家具佈置遊戲中的「私人房間」,同學可互相比較。
該校資訊科技主任潘東強說,起初發現學生上課投入程度欠佳,故校方與遊戲軟件公司和兩間出版社合作,由前者撰寫、管理和更新遊戲平台,後者提供電子教材。校方現提供82部平板電腦,對象為高小生,暫在中文和數學科推行,每學期各有40%課堂使用此平台輔助教學,包括做練習、播教學影片等。學生回家後亦可用電腦登入該平台做功課,並可即時知道答案。現時慈雲山天主教小學亦共用此平台。
學生利用該平台作文,會獲得支援。潘舉例,若作文題目是「古堡的故事」,教材會提供「恐怖」、「石像」等建議詞彙,又有風聲和關門聲等音效啟發學生創作。為鼓勵學生假期溫習,遊戲更設有「節日限定」裝備,如學生須於聖誕假期完成「任務」,才能換取特定聖誕服飾。
暫推中數兩科 擬加英文等
該校小六生陳家輝說,曾相約10多名同學到該平台的聊天室討論如何完成「任務」(即解答問題),又令他減少玩其他電玩的時間;另一小六生劉葆妍稱,完成習作來換取虛擬裝備有滿足感,他們均指參與遊戲後成績有進步。
3年前為東涌天主教學校校長的馮立榮,曾安排兩組各20名高小生,分別透過一款學習遊戲和傳統課本學習速算,一個學期後發現,前者成績平均較後者高10%,證明「遊戲機可以是一個教學工具」。隨着學生對遊戲失去新鮮感,雙方成績差距收窄,反映學習遊戲須與時並進。
馮立榮透露,考慮將英文科等科目教材加入遊戲內,並計劃設立遊戲學習室,或在課堂加入紙牌遊戲(card game),普及推行「遊戲式學習」。他補充,校方過程中會監督和培養「適可而止」習慣,令學生日後不易沉迷電玩。

20150318 - Art Basel繩牽學童惹爭議  公關公司稱防走散 澄清無綑綁

標題:Art Basel繩牽學童惹爭議  公關公司稱防走散 澄清無綑綁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如何防止孩子在展覽內不走失,最近惹起爭議。有網民前日上載照片,指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看到,有學童的手似被繩套住,由導賞員拿着繩頭帶他們走,是「囚犯或狗一樣的待遇」。負責展覽的公關公司澄清,隨行學童只是用手捉着繩,絕對無用繩綑綁他們。
記者:陳凱迎

本月十五日起,Art Basel在香港會展舉行,昨日是展期最後一天。上述網民前日將相片上載到facebook,引起關注。
該網民表示,在Art Basel遇上學童導賞團,為了不走散,學童的手被繩套住,串連起來,由導賞員提起繩頭,帶他們走來走去,形容待遇與囚犯或狗一樣,學童被遊街示眾;學生當時穿着寫有「UBS Junior Art Hub」的衣服,是主辦單位為五歲及以上兒童所辦的導賞活動。
有其他網民留言批評「啲學生根本冇得反抗」,又諷刺此舉是「行為藝術」。本報曾嘗試聯絡該名上載照片的網民,進一步了解事件詳情,卻至截稿時仍未獲回覆。
負責今次藝術展的公關公司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參觀學童是幼稚園學生,因會展地方大,為免他們走散、走失,負責帶隊導賞的義工手執着繩頭,隨行的學童只是用手捉着繩,一個跟着一個行,強調絕對無用繩綑綁學童。他指每日逾十個導賞團,每次大約七至八個學童一組。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有些幼稚園學生未必懂得排成隊形,「每個人捉住條繩,就會有隊形出嚟」,故有時會以繩索協助幼稚園學生出外活動時排好隊。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專業顧問何慶基也認同,主辦單位只是想用繩索幫助小童保持秩序。

社工建議搭膊頭替代
資深社工陳鑑銘則認為,用繩連繫學童有危險性,「其中一個跌親,條繩套住嘅其他小朋友都會一齊跌」,但難以評論小孩被人用繩牽帶會否造成負面心理影響。
陳鑑銘建議,主辦單位可安排小孩一個跟一個「搭膊頭」排隊,並在隊頭和尾各安排一名成人看顧,已可減少走失風險。


標題:繩套學童導賞 藝術展:為防走失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灣仔會展舉行嘅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落幕前發生一段小插曲。噚日網上有張相片,睇到疑似展內嘅導賞員將繩套喺尾隨學生隻手度,搞到網民熱議。不過,Art Basel主要合作伙伴瑞銀集團就話,對參加活動兒童安全非常重視,為確保兒童喺整個活動過程中得到照顧,展期安排嘅導賞團由已受培訓人士帶領,並建議12歲或以下兒童期間要捉緊安全繩,以防走失,話係「符合香港及其他地區學校與幼稚園標準」。

合作伙伴:符學校幼園標準
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蔡蘇淑賢話,外國都有類似做法,家長拎住一款粗帶畀幼兒捉住以防走失,但就唔會用到去小學生身上,佢睇過張相後,覺得都唔算綁住學生,但認同睇落似係臨時措施,觀感上唔係咁好。但蔡太話,雖然唔知現場有幾大,但「小朋友始終係最貴重嘅資產」,大會咁做都係履行安全責任。


標題:導賞團套繩牽學童網民質疑不人道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連五日的巴塞爾藝術展昨日結束,網上流傳一張展館內拍攝照片,顯示有參加導賞團的學童,被要求以繩索連繫,由導賞員帶領,被網民質疑大會對學童不人道。負責展覽的機構回應當日參觀的幼童,只是以手捉住繩索,過程並無捆綁。

  上載照片的網民指,日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巴塞爾藝術展,見到導賞員以繩套着參與導賞團幼童的手,串連成一行隊伍,只要導賞員一拉繩頭,學生就跟着邊走邊看,「這種囚犯或狗一樣的待遇,假如是我,寧願不看,也總好過給人遊街示眾」。照片掀起網上討論,不少網民對主辦單位的安排不表認同,但有網民亦指日本的幼稚園教師,亦以師生手牽「火車繩」的方式,帶領學生校外參觀,認為做法只避免幼童走失,並無不妥。

  照片上有學生穿着大會「UBS Junior Art Hub(瑞銀藝樂區)」的上衣,據悉展覽不提供學校導賞團,但安排事前網上報名,五歲以上的幼童在上周日參與長約五十分鐘的「展會導賞團」,由導賞員帶領認識場內主要藝術品,期間帶隊義工會手執繩頭,隨行學童只是以手捉住繩索,過程並無捆綁,而每次導賞員帶領七至八名學童參觀。

  有資深視藝科教師指,一般教學活動會視乎場地大小與學生人數,安排足夠教師維持秩序,使用繩索牽引實無必要。本身是小學視藝科教師,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長張寶雯指,以繩索牽引學童的方式在本港藝術展覽甚為罕見,而一般學生校外參觀,均有教師甚至家長在場,導賞員毋須使用牽引繩,「教師事前知道場地規模與學生人數,師生比例多安排在一對十至十五的比例,相信同學能夠遵守秩序,要是我帶團的話,就會婉拒這樣的安排」。

  年輕藝術家和收藏家蕭國健認為,部分網民的反應是大驚小怪,「或許香港社會,整體觀賞藝術經驗始終較少,不論大人同小朋友都一樣,就連成人都未必識得一些方法,讓小朋友不易走散,同時好好地參觀展覽,因此才採用這個方式」,他相信,隨着更多同類活動在港舉行,經驗慢慢累積,不論主辦單位或其他團體,都會有更好的方式進行管理和教育

20150316 - 47歲祖母揭發2歲孫遭虐打

標題:47歲祖母揭發2歲孫遭虐打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兩歲童離奇被身份不明女子虐打,四十七歲祖母揭發報警。該名男童與家人同住屯門屯興路一單位,前日下午四時許,其姓何祖母發現孫兒神情有異,細心查問下,孫兒表示由去年十二月起,疑數次被一名身份未明女子用膠球掟他及用手施襲,何認為事態嚴重,報警求助。警員到場調查,男童送院檢查,並無發現表面傷痕。警方經初步調查,暫列虐兒案處理,交由屯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20150315 - 港大遙控生長棒 治兒童脊柱側彎

標題:港大遙控生長棒 治兒童脊柱側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早發性兒童脊柱側彎患者早在十歲前脊骨出現彎曲,需植入鋼製的生長棒阻止脊骨繼續彎曲,以免影響心肺功能。病童植入傳統生長棒,須每半年做一次開刀手術,打開背部調校生長棒長度,成長過程需忍受多次大手術的痛苦。香港大學醫學院自○九年引入體外遙控生長棒,病童植入後只需利用磁鐵在體外調校,毋須開刀,至今已為廿一名兒童植入。

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關日康指出,該病成因包括先天性疾病或突發性脊柱側彎等,脊骨彎曲影響兒童增高和外觀畸形,嚴重更會影響心肺功能及神經系統,有致命風險。兒童隨着年長而發育長高,植入傳統生長棒的病童,須每半年在背部開一個大傷口讓醫生調校生長棒,手術創傷性大,病童康復期間不能上學。

超聲波監察是否有改善
植入體外遙控生長棒手術,傷口較小,每次覆診時醫生只需用磁鐵在病童體外調校,便能將生長棒微微伸長,整個過程只需卅秒。醫生可透過超聲波監察脊骨的改善情況,毋須照X光,減低病童攝取輻射量。

該系系主任張文智表示,約每一萬名兒童就有一至兩名患者,雖不算常見,但病童「由細到大要做十幾次手術,來到門診都係講下次幾時做手術,佢哋都好唔開心,當醫生係敵人」,但引入新儀器後,他們都「笑住入門診」。

十一歲的王愉程是全港首名植入體外遙控生長棒的病人,○九年接受手術。她患有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八個月大已出現脊骨彎曲,五歲時接受手術,其母王太稱,一度擔心女兒難承受每半年做一次手術的痛苦,在手術前三個多月得知可植入新設計的生長棒,抱着「博一博」的心態讓女兒嘗試,女兒手術後的脊骨與一般兒童無太大分別,只需在增高穩定後再做一次融合手術。

體外遙控生長棒為病人自費項目,每支約十萬元,慧妍雅集去年捐款一百廿二萬元給港大醫學院支持早發性兒童脊柱側彎治療計劃,讓港大添置十支生長棒及一部超聲波儀器監察生長棒延伸,供經濟有困難的兒童透過醫務社工轉介申請。

20150315 - 躁父「管唔住」塞7歲仔入車尾箱

標題:躁父「管唔住」塞7歲仔入車尾箱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子好動「跳跳紮」,「非常爸爸」怒塞七歲子入車尾箱「教仔」被捕。一名中年父親,前晚與前妻攜兩子往油塘吃糖水後準備駕車回家,幼子百厭亂跑及躲在房車後「玩失蹤」,父親因為搵仔火冒三丈,捉到兒子後更塞他入車尾箱再蓋上尾箱蓋,兒子在尾箱大叫及掙扎被途人發現報警。父親駕車載妻兒行駛約一點五公里返回藍田住所,始放兒子出「黑箱」。警追蹤至藍田,將男童送院檢驗,其父母則涉嫌虐兒被捕。爸爸事後怒氣沖沖稱:「細路仔七歲啫,喺車度我管佢唔住,擺佢喺車尾箱載返屋企啫!」又無奈稱:「你叫我點做啫?」

大仔兩歲時亦曾被「塞」
涉案的父親姓李(五十七歲),與同姓李的女子(卅一歲)於○三年結婚,與兩名分別九歲和七歲兒子住藍田廣田邨廣軒樓,惟夫婦兩年前離異,但妻子仍有返家照顧兒子。據悉李在元朗一個車房從事汽車維修,前妻則任職保險經紀,為方便接送及照顧一對兒子,李遂安排他們在元朗區的學校讀書,其中七歲幼子就讀小二,活躍好動,曾多次在老師面前被父親責罵,其老師稱校方一直有跟進幼子的家庭狀況。據悉,有人因管教問題常動怒,聲稱家中有藤條,曾試過在長子兩歲大時,將他塞入車尾箱,其後大仔就聽教聽話,細仔就「唔乖」,掛住睇電視打機。

跑走玩失蹤 嚇驚父母
前晚九時許,一家四口到油塘高超道嘉華商場吃糖水,將平治房車泊在附近的油塘社區會堂對開,吃完糖水後折返取車,期間幼子突然從父母身旁跑開,轉眼失去蹤影,李擔心兒子及尋子以致「火滾」,其後發現幼子藏在其平治房車後面,又不願上車,李怒火中燒,一手捉住幼子將他關進車尾箱,復開車回家。幼子在尾箱高聲呼喊,一名姓黃(四十一歲)途人驚聞有小童叫聲,於是報警。惟警員到場前,李已將車駛走,據悉李前妻在途中曾勸他把兒子放出,但李當時疑「火遮眼」沒有聽從。房車駛至一點五公里外的碧雲道康栢苑對開停下,有人放出幼子,一家四口步返百多米外的住所。

警員根據途人提供的車牌資料追截,在康栢苑外發現李的房車,但人去車空。期間,李折返座駕取物品,被警員截停拘捕,其後在李的住所電梯大堂,尋獲李的前妻及兩子,經初步調查,相信李因管教問題,事發時將幼子放進車尾箱,其前妻亦被捕。七歲男童被發現時無表面傷痕,但由於被困車尾箱,警員陪同他前往醫院檢查。

父回應記者:好小事啫
警方將案件列虐兒案處理,由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接手跟進。李和前妻昨晨獲准保釋候查,本月下旬再向警方報到。李返回康栢苑外取回房車時解釋,「個仔曳啫,佢逃跑呀,我捉佢返去啫,佢駁嘴呀,走呀,佢話唔鍾意同我一齊喎!」他又無奈表示:「冇事嘅。」被記者追問時,李又怒稱:「大佬啊,七歲細路仔,管唔住佢,你叫我點做啫!擺佢落車尾箱載佢返屋企啫,好小事啫!」


標題:父涉鎖7歲子入車尾箱 稱子百厭「管佢唔住」 偕前妻涉虐兒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油塘大本型商場附近前晚發生涉嫌「鎖仔入車尾箱」的虐兒案件,一名7歲男童隨父母外出晚膳時疑「太過百厭」,回程時被父親鎖入平治房車的車尾箱載回家。途人目睹過程後,認為有危險,記下車牌並報警。警員追查後,在藍田康柏苑發現涉案房車,再於對面廣田邨尋獲被困男童,其父母涉嫌虐兒被捕,案件交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第8隊跟進。男童的父親(57歲)事後指「管佢(男童)唔住」才如此,並自認家中備有藤條教子,更稱「遲早實發生差人拉我」。

涉案平治房車型號為S500L,2002年購入時價值逾120萬元,車主為男童父親。記者昨日觀察過同款房車,其尾箱約4呎長、2呎闊、1呎半高,相信空間容得下一名兒童。大本型商場距離停車的康柏苑約2公里,行車時間約5分鐘。
遭鎖於車尾箱的7歲男童事件中無受傷,暫由社署照顧。社署發言人表示,男童正留院觀察,署方社工已接觸個案部分相關者,提供適切協助和服務,並會繼續跟進有關兒童和家庭的福利需要。
父母離婚仍同住 間中「全家」外出用膳
被捕父母為57歲男子及31歲女子,同姓李,兩人涉嫌「虐兒」被捕,暫准保釋候查,本月下旬返警署報到。據悉,李父從事汽車維修工作,李母任職保險經紀,兩人育有兩名分別9歲及7歲兒子。兩人年前離婚,但仍「一家四口」同住廣田邨廣軒樓一單位,而李父每日接送兒子上學,間中「全家」一同外出用膳。
幼子晚飯溜出玩耍 「扭計」不願返家
據悉,前晚一家四人驅車往油塘大本型商場晚飯,行車時7歲幼子不肯扣安全帶被父親責備;晚膳時幼子疑藉詞上廁所到外面玩耍,至吃完飯後仍未返回,父母及胞兄四處尋找。
消息稱,當晚9時許,李父於商場外尋獲幼子,遂叫他登上房車返家,但男童繼續「扭計」不肯上車,四處亂跑,李父遂將幼子捉住抱起,鎖進車尾箱後駕車返家。當時41歲姓黃途人目睹過程,擔心男童安全受威脅報警。
警員根據目擊者提供資料追蹤,未幾於附近碧雲道康柏苑對開發現涉案房車,其後再於廣田邨廣軒樓電梯大堂尋獲男童及其家人,初步相信其父母因管教問題將男童放進車尾箱,列作「虐兒」案處理。
稱曾同手法懲長子 此後「聽教聽話」
李父昨早獲保釋後到康柏苑取回平治房車,被記者問及事件時稱:「個仔曳啫,佢逃跑呀,我捉番佢啫,佢走呀,佢話唔鍾意同我一齊。」記者多番追問後,他不耐煩說:「細路仔7歲之嘛,大佬。你要我點做啫,管佢唔住,咪擺落車尾箱帶返屋企啫。」他其後又對傳媒表示,長子2歲時亦曾以同樣手法懲戒,聲稱此後長子「聽教聽話」、「我話一,佢唔敢話二」。
李父稱,幼子正值反叛期,管教問題令他非常頭痛,又認為兒子學壞及不聽話,並稱是看得太多警匪電視劇所致。他坦言家中擺放藤條當作「尚方寶劍」,又稱對自己教子之法抱有「遲早被警察拉」的心態。



標題:塞仔入車尾箱 父涉虐7歲兒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對離婚夫婦前晚帶同兩名分別九歲及七歲兒子到油塘大本型商場用膳,疑七歲幼子頑皮難教,借尿遁、玩失蹤,又扭計跳落車,父親最後竟以非常手法,把兒子塞入平治房車車尾箱後開車回家,但過程被途人發現報警,父母涉嫌虐兒被捕,幼子要由社署暫時託管。父親事後滿不在乎:「好小事啫!管佢(兒子)唔住,要我點做啫?咪擺落車尾箱帶返屋企啫!」
記者:劉永明 黎志偉

涉嫌虐兒的父母均姓李,父親叫強哥(五十七歲),在元朗一車房工作;母親叫阿華(三十一歲),多年前來港定居,任職保險。兩人育有九歲和七歲兒子,消息指他們已離婚,但「一家」四口仍同住在廣田邨廣軒樓一單位。被塞入車尾箱是幼子「希仔」,讀小二。希仔沒有表面傷痕,被送院檢查。
據知,希仔經常「跳跳紮」恍如「甩繩馬騮」,令父母大感頭痛,由於家中沒有聘請工人,為方便照顧及管教,李父平日會駕車接送小兄弟,到鄰近車房的元朗錦田上學,放學後再接他們回家。
前晚李父駕駛平治房車,載同前妻及兒子一行四人往位於油塘高超道的大本型商場晚膳。當時兩大人坐在前座,希仔與哥哥坐後座,其間希仔不肯扣上安全帶,一度遭母親責罵。抵埗後,李父首先到餐廳點菜,母親和哥哥尾隨,疑希仔被責罵後不開心,他在途中藉詞往洗手間,不知走到哪裏。

曾開車門逃跑
至九時許,家人晚飯後仍未見希仔蹤影,父母到處找尋,最後發現希仔蹲身躲在平治左後方。李父於是把他抱到後座,準備開車;惟希仔突然開門逃跑,更在斑馬線上與父親追逐,險象環生。李父見無計可施,捉到希仔後強行把他抱起塞入車尾箱,再開車直駛返家。一名姓黃男途人見「活捉兒童入車尾箱」,感不尋常即報警。
警員接報大為緊張,在附近兜截,瞬即在碧雲道康栢苑外找到目標平治及李父,上址距離大本型約一點四公里,數分鐘車程可達,對面則是廣田邨,警方又在廣軒樓電梯大堂找到希仔及母親,調查後得知是「車兒子回家」,以涉嫌虐兒把父母拘捕。兩人稍後獲准保釋候查,須於本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李父昨早返回現場取車回應記者查詢時稱:「個仔曳啫,佢逃跑呀,我捉番佢啫,佢走呀,佢話唔鍾意同我一齊喎!」他一臉無奈大聲說:「細路仔七歲之嘛!你要我點做啫?管佢唔住,咪擺落車尾箱帶返屋企啫!」


暫由社署託管
李父其後再接受《蘋果》記者電話訪問時自揭曾於七年前,同樣因管教困難把長子放進車尾箱,長子其後學乖,才重施故技;又形容幼子正值反叛期,「呢個年紀好麻煩……睇電視睇得多」、「屋企有藤條㗎,尚方寶劍嘛,所以佢(幼子)喺屋企咪乖啲囉」。最後他更自嘲:「都話遲早實俾警察拉我㗎。」
現時希仔由社署暫時託管,要留院觀察。社署稱,該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社工,已接觸部份相關人士提供適切協助和服務。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崔永雄直指,事件中七歲兒童被困車尾箱,恐有窒息死亡危險,「尤其小朋友驚會大嗌、會掙扎,更加用多啲氧氣,可能一個小時車尾箱內已經冇晒氧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車尾箱一般是密封式設計,只有約一立方米空間,人被困於車尾箱內恐氧氣不足。

20150313 - 家長爆兒童填色賽:5000蚊開戶先有證書

標題:家長爆兒童填色賽:5000蚊開戶先有證書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前日報道話,市面有機構舉辦免費兒童繪畫比賽,但得獎者就要自掏腰包買獎狀或參賽證明。呢單新聞引起唔少人討論,Emily噚日就聽到有聽眾喺港台節目《瘋Show快活人》發表意見,最特別嘅個案係,有家長話囡囡參加咗某銀行嘅填色比賽,表格由學校派發,之後有銀行職員打電話叫佢去攞證書,但條件係要攞5000蚊喺銀行開戶口。亦有聽眾話,有好多比賽係教育機構主辦,小朋友要畀幾千蚊報名上訓練班,機構會包埋獎盃、證書,報名費佔咗300幾蚊。

有比賽頒參與「獎牌」 人人有份
點樣對待呢類比賽,真係各有各做法,有家長就話囡囡參加小學團體舞蹈比賽,明明得獎,但係要攞到獎盃就要額外畀200蚊,佢就決定唔畀喇。有聽眾就話阿仔參加咗朗誦比賽,淨係要畀報名費,贏咗當然有獎,參與嘅同學亦都獲得一個刻有「欣賞你的努力」嘅參與「獎牌」,佢就認為呢個做法幾好,因為可以令到同學仔有自信心,輸咗都有肯定咁話。

20150312 - 幼教委倡設地區資源中心 幼園共享科普及音樂等設施

標題:幼教委倡設地區資源中心 幼園共享科普及音樂等設施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有意見認為,政府可探討設立供幼稚園使用的地區資源中心,提供學習活動。據了解,委員會曾組團赴韓國參觀相關資源中心,內有專人帶領學童參與探究活動、使用音樂設備等,並提供家長教育,中心平日供幼園共用,假日開放予公眾;部分委員會成員認為本港可借鏡。
訪韓國取經 倡先設試點
文件又指出,委員會建議在公屋或私人屋苑提供用地建幼稚園時,應檢討規劃全日制幼園學額的標準,以增加全日制學額。
據了解,免費幼教委員會成員參觀的韓國地區資源中心,平日供幼園教師帶學童前往使用,內有專人安排他們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就如同一個小型科學館,亦備有音樂活動供學童探索樂器,誘發興趣,而非音樂專業培訓班,收費相宜。中心周末會開放予家長帶小童參觀,亦會舉辦家長教育活動。
據悉,部分免費幼教委員認為本港可建這類中心,但明白難覓地興建,亦要試驗成效,故即使日後推行,相信亦要先設試點,而非每區都同時實施。
文件﹕幼師月薪平均1.88萬
就幼師資歷,教育局的文件指出,2013/14學年有97%在職幼師持有幼教證書或正修讀相關證書課程,30%教師和校長持有幼兒教育學士,免費幼教委員會認為長遠應考慮將幼師入職資格提高至學位程度,但就短期政策未達共識,包括是否應要求所有、或一定比例的教師持有學位。委員會補充,修訂現行政策不應影響正接受證書培訓準畢業生的就業出路。
至於備受爭議的教師薪酬問題,委員會指按2014年計算,學券幼園全職教師的月薪介乎8900至7萬元不等,平均1.88萬元。幼教界要求參照資助中小學做法,釐訂幼師薪級表,不過教育局文件指出,資助中小學現有模式下,政府按每校班級數目提供薪酬津貼,人口下降時會便會縮班及產生超額教師,若幼園採用此制度,人口下降時會動搖教師團隊穩定性。
另一方案是不設硬性薪級表,而為每個職位釐訂薪酬範圍,文件指可為幼園員工提供合理薪酬參考,同時保留彈性,讓管理層因應員工表現、職責、資歷、技能等決定員工薪酬,委員會將根據政府委託顧問的建議再作研究,擬訂具體實施指引。
倡放寬幼園申租金津貼制限
幼園租金方面,現時僅所處地區對幼園學額有確切需求、學費水平不超過教局上限的非牟利幼稚園才獲租金津貼,委員會認為應放寬當區對幼園學額有確切需求的規定,令更多幼園受惠。

20150311 - 507幼園申加學費

標題:507幼園申加學費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調整2015學年學費申請上周截止,全港950多間幼園中,有507所向教育局申請加學費,佔總數一半以上,39所幼園學費將維持不變,申請結果最遲在新學年開課前一個月內公布。
去年學券資助額上調,有近800所幼稚園獲教育局批准加費,佔總數約八成,平均學費加幅達8.2%,為10年以來最高。
2015學年學券資助額亦續增加,由現時一年 20,010增至22,510元。局方料新學年學費調整情况與去年相若,確實情况有待審批程序完成後才能掌握。


標題:逾半幼園申請下學年加學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五,有五百零七間幼稚園申請下學年加學費,佔幼稚園總數五成二,較上年度減少約一成;另有卅九間幼稚園表示下學年將凍結學費。據幼稚園業界透露,大多數申請加學費的幼稚園,加幅介乎百分之五至十五。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現正處理幼稚園調整學費申請。

香港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表示,申請的學費加幅由百分之五至十五,主要是因校方每年需調整教師薪金和應付通脹,加上教師薪酬佔幼稚園開支的最大部分,故認為有關加幅屬合理水平。

教育局預期,下學年的幼稚園調整學費情況與去年相若,但確實情況有待整個審批程序完成後才能掌握。



標題:逾五百幼園申請加學費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新學年調整學費的申請於上周五截止,教育局昨證實接獲五百零七所幼稚園申請在一五學年申請加學費,全港僅三十九所幼稚園凍費。當局未有公布幼稚園申請加費的幅度,但據了解,幼稚園申請加費百分之六至十八不等,整體平均加一成,主要原因是挽留教師,以及應付租金、電力等成本上升。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現正處理申請,預期一五學年的情況與去年相若,但強調有待審批程序完成後,才能掌握確實情況,相信幼稚園最遲在新學年開課前的一個月,獲通知申請結果

20150311 - 男嬰獨留家中猝死 吸毒母囚8月

標題:男嬰獨留家中猝死 吸毒母囚8月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染毒癮的單親母把不足兩個月大的男嬰獨留家中,3小時後回家發現男嬰手腳冰冷,最終死亡,後來發現男嬰體內有微量氯胺酮(K仔)及安非他命,但未能確定與其身亡有關。單親母早前承認疏忽照顧兒童及藏毒,昨判囚8個月,裁判官表示:「被告若在家,事主獲救機會較大。」

男嬰血液尿液有K仔安非他命
根據案情,被告梁栩雯(33歲)案發時染有毒癮,曾在石籬邨寓所的廚房吸冰毒。她結識黃姓男友後誕下1歲男童,去年4月4日又誕下涉案案事主。去年5月23日,被告帶同1歲長子乘坐被告母親的座駕外出購買飯菜,獨留事主在家。被告回家後發現事主沒有呼吸和心跳,事主同日送院後證實死亡。

外出買飯菜3小時
驗屍報告發現,事主的血液及尿液有K仔及安非他命,但未能證明與死亡有關,死因不明。被告警誡下承認曾吸冰,但不明事主體內何以有K仔,她從未向事主餵哺母乳。
被告的代表大律師求情指出,被告返家前收到黃姓男友的恐嚇電話,心感沮喪,在寓所樓下與朋友傳短訊訴苦,並向長子餵飯;被告失去事主遺憾一生。法官林嘉欣判刑稱,被告除獨留事主數小時,沒主動作出令事主死亡的行為,但被告在家中藏毒和吸毒,不利嬰兒健康,但無證據指事主的死亡與毒品有關,故被告離開與事主離世有否關係,亦屬未知之數,「雖然按常識,被告若在家,事主獲救機會較大」。
【案件編號:DCCC952/14】

20150309 - 託兒服務促加碼

標題:託兒服務促加碼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昨趁三.八婦女節,聯同十多名婦女及兒童請願,要求加快落實託兒服務措施,助釋放婦女勞動力。該會質疑,財政預算案雖提出增撥億元增加託兒服務名額及延長服務時數,但配套仍不足,要求當局增建更多託兒中心及培訓人手。該會又建議設立「社區緊急暫託服務」及24小時服務熱線,助有緊急需要的家長獲取各區幼兒暫託服務或緊急寄養服務的資訊,並將申領託兒服務津貼的門檻降低,讓更多非領綜援但有經濟困難的家庭受惠。

20150309 - 女青推遊戲App助讀障童

標題:女青推遊戲App助讀障童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約有8%學童患有讀寫障礙,惟相關專業治療費用高,每小時動輒要數百元至近千元。基督教女青年會自2009年起推出計劃,為基層讀寫障礙兒童提供支援服務,近期更研發出首個專為讀寫障礙學童而設的中文拆字遊戲App「HOPE 中文拆字遊戲」,讓學童可隨時隨地透過遊戲熟悉字形結構,改善學習,一般初學字的孩童亦適用,現可免費下載。

獲政府撥款42.8萬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表示,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有向該會撥款42.8萬元,製作此App的成本大部分來自此筆撥款,其餘小部分由女青撥出。
女青青年及社區服務部督導主任陳玉娟解釋,一般患有先天中文讀寫障礙的學童,記憶文字的能力及將文字解碼及編碼均有困難,例如會將文字的部首左右調轉,甚至看到文字上下移動等,造成學習困難,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中文拆字遊戲學字形結構
女青社工自2009年起在「Infinity HOPE」讀寫障礙兒童支援計劃中,參考教育局的字形尺將文字拆開,整理出「中文十二式拆字法」訓練模式,發現有助提升學童學習能力,遂透過申請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撥款,推出「HOPE 中文拆字遊戲」流動應用程式,在課堂以外,透過5個不同兒童故事,以互動遊戲形式協助學童在小學階段打好字形結構基礎;程式同時支援iOS及Android系統。陳玉娟說,因基層兒童未必有智能手機,他們亦可在女青將軍澳、樂華及天水圍的中心使用程式。

20150307 - 油尖旺推母乳餵哺點App

標題:油尖旺推母乳餵哺點App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鼓勵母乳餵哺,但不少公共場所及商場仍未能提供足夠哺乳室,油尖旺區議會婦女工作小組與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推出名為「油尖旺母乳樂餵哺熱點」的手機應用程式(App),讓餵哺母乳的媽媽可透過App內資訊,得悉區內獨立哺乳室地點。App由區議會撥款十五萬元製作,Android版已供下載,iOS版本月中上架。

GPS搜最近「開餐」位
App內共收集油尖旺區約四十七個獨立哺乳室地點,全設於政府物業及商場之內。若寶寶突然要「開餐」,媽媽可透過GPS搜尋最近的母乳餵哺室,並有哺乳室開放時間、相片及設施等資料,如有否換片板、洗手設備及插蘇等。市民也可提供哺乳新地點,經核實後會更新。此外,App也提供母乳資訊及哺乳分享,以供新手媽媽參考。
油尖旺區議會婦女工作小組主席黃舒明稱,本港獨立哺乳室仍然不足,促政府加設更多母乳餵哺設施,如規定新落成場所要設獨立哺乳室,並於翻新舊式建築物時規定需加建。她指受區議會撥款權限,App只能提供區內哺乳室資料,希望最終能推動政府推出遍及全港十八區的母乳資訊App。

20150307 - 幼稚園申加學費15%

標題:幼稚園申加學費15%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向教育局申請學費調整昨日截止,不少幼稚園都表示會申請加價,升幅大約5%至15%,主要是因為薪酬成本上升,而維修、保養、水電煤等經常性開支也增升。不少校長指幼稚園人手流失多,要提升薪酬挽留資深教師。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指,該會約三百五十多間會員學校,預計下學年成本增加約一成,主因是隨政府公務員加薪5%,連同年資增加(加薪約3%),為挽留資深教師,有學校提供8%薪酬升幅。至於其他教學相關開支如教材、電費等,也相繼加價。

大部份租金成本不高
曾甘秀雲指,現時社會對幼稚園租金有誤解,約6%幼稚園在私人市場租舖,但主流的幼稚園在公營房屋、非牟利機構中開設學校,故租金成本不高。
逾百間幼稚園會員的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表示,會員擬加費約5%至15%,私校的加幅較高,主因受加租影響,她舉例有業主新學年要求加租四分之一。
《施政報告》指二○一五/一六學年的學券為二萬二千五百一十元,比二○一四/一五學年升二千五百元,半日及全日制學費上限放寬至每年三萬三千七百七十及六萬七千五百四十元。
五邑工商總會張祝珊幼稚園校長周慧珍表示,新學年會計劃加學費8%至10%,全日學費每年四萬五千元,分十二期,若獲批加價,學費將達四萬九千五百元,扣除二萬二千五百十元學券後為二萬六千九百九十元,平均每月約二千二百五十元,比起去年每月二千零八十元,家長每月多付約一百七十元。而學校會在開學前,向有意報讀的家長提及預算加幅。
愛群道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校長盧愛蘭表示已向教育局申請加學費,而她相信,加價後不會對家長的經濟負擔造成太大影響。


標題:幼園申加學費5至10% 多稱新增收入作加薪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新學年全港幼稚園申請調整學費昨截止,受惠政府去年起連續兩年增加學券資助額,新學年學券資助面值由20,010元增至22,510元,多了2500元,部分幼稚園相應申請加學費,平均加幅5%至10%。加費除涉及通脹,部分幼園校長反映增加的學費收入,將用作調整年資或學歷較高的教師薪酬等實際開支。

學券多2500元 相應加學費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將於2014/15及2015/16學年分兩次增加學券計劃的學券資助額,紓緩幼園財政負擔。本學年每名學童每年資助20,010元,2015/16學年的資助額將增至每年22,510元,加幅為12.5%。參與學券計劃的幼稚園半日制及全日制學費上限,則為每年33,770元及67,540元。

上水培幼幼稚園校監蔡雯兒稱,受到新學年收生人數較本學年多,新學年學費加幅只會略為調整,如半日制僅加5%,全日制則加10%。她透露,加學費的新增收入將用作員工加薪,包括接送及跟進跨境學童的校工、保母和庶務人員,考慮未來一年薪金加一成。
照顧跨境童工友或加薪一成

涵蓋全港350多間幼稚園的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表示,會員的幼稚園預計加10%學費,加幅與去年相若,最高增幅為18%,原因是個別幼園去年申請調整學費時,因累積一定盈餘而申請不獲批准,故新學年獲批加費後,增幅相對較多。曾太亦說,不少學校為留住員工,未來一年將進一步向年資較深的教師調整薪金。
基督教宣道會太和幼稚園校長郭楚翹稱,今年學費加幅與去年相若,由於學券進一步增加資助額,令學校財政狀况可「鬆動少少」。

有校去年沒加 今年加18%
身兼教協幼兒教育發言人的浸信會培理幼稚園校長翁巧香表示,校內半數教師持有學士或碩士學歷,新學年學費加幅逾10%,校方將以過去兩年學費加幅所增收入,用作調整員工薪酬。身兼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的教聯會副主席林翠玲表示,學費資助再獲增加,新學年幼稚園普遍加學費5%至10%,較去年略低。



標題:幼園申加學費 料最高15%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新學年全港幼稚園的學費調整昨日截止申請。有校長直言,因應教師薪酬調整和應付營運成本上升,相信絕大部分幼稚園均會申請加學費,料加幅介乎百分之五至十五之間,略高於學券面值的升幅,但仍在合理水平。而私立幼稚園的租金開支巨,加價壓力更大。

政府去年起連續兩個學年增加學券面值,新學年的學券資助額較本學年增加二千五百元,至二萬二千五百一十元,加幅逾一成二。有參加學券計劃的上水鳳溪幼稚園已向教育局申請在新學年加學費,鳳溪公立學校行政總裁馬紹良指,由於學校的營運成本上升,包括教師薪酬、通脹和校舍維修費用增加,故需調整學費,強調加學費後學費在區內仍屬中游水平。

應付教師調薪與通脹
有逾百間幼稚園會員的香港幼稚園協會,約九成會員擬於新學年加學費,而有意凍結學費的學校只佔小部分。會長唐少勳表示,申請的學費加幅由百分之五至十五。她指出,教師薪金是學校最大的成本,校方每年需調整教師薪金和應付通脹,有關加幅屬合理水平。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表示,三百多間會員學校中,絕大部分會申請加學費,因為各項營運成本均需調整,教師薪酬更最少要參考公務員的加幅,即加薪約百分之五;部分資深教師的加幅更高,加上教材等成本上升,預料學費加幅達一成。


標題:免費教育出爐前幼園平均申加費10%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十五年免費教育方案出爐前,最後一次幼稚園學費調整申請昨日截止,據了解,幼稚園申請加學費百分之六至十八不等,整體平均加一成,幅度與去年相若。有幼稚園辦學團體表示,增加教職員薪酬,挽留教師是加學費主因,其次為茶點、電力等成本上升,須加學費以維持營運。

  教育局連續第二年增加每名學童的學券資助額二千五百元,每人將獲二萬二千五百一十元資助,以減輕家長財政負擔,但學券加碼的同時,大部分幼稚園亦計畫調整學費。本報向多所幼稚園及辦學團體查詢,發現幼稚園申請加學費的幅度維持約一成,只有個別學校,或因租金壓力計畫加學費接近兩成。

  信義會社會服務部轄下七所幼兒學校平均申請加百分之六至十五的學費,服務總監劉燕瓊指,教職員流失率大的學校,多聘用新老師,教師薪酬成本較低。「為挽留資深同事,今年薪金增長幅度比往年高,因此這些學校的學費調整亦比以往略升。」劉燕瓊指,物價成本,如茶點、電力愈來愈貴,「燈油火蠟加價百分之三至五,甚至更多」,幼稚園需加學費維持營運。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涵蓋的三百五十多所幼稚園,平均申請加一成學費,與去年相若,主席曾甘秀雲稱,有個別學校希望加學費一成八,因上年未獲教育局批准加學費,需補回累積的加幅。她指教職員薪酬佔幼稚園開支七至八成,為調整學費的主要因素,「如果學校有較多資深同事,薪酬成本相對較大,相反有部分學校的資深教師離職,可能不須加學費。」

  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主席、五邑工商總會張祝珊幼稚園校長周慧珍表示,自己所屬的幼稚園新學年計畫加學費百分之十,學費增幅同樣主要用於調整教職員薪酬,她表示,校內有六成教師服務年資超過十年,對學校有一定貢獻,至於部分服務了三至四年的老師,亦要調整他們的薪酬以免人才流失,以維持學校的穩定性。

  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身兼荃灣及葵青區幼稚園校長會主席林翠玲表示,區內幼稚園若扣除學券的減免,學費整體增加百分之六至九不等,而自己所屬的幼稚園,計畫加約百分之五學費,「去年通脹厲害,學費增加的幅度較驚人,今年學費加幅輕微下調。」但她指,個別幼稚園或因租金壓力,加幅接近兩成。

20150306 - 女教師被控15項虐兒罪

標題:女教師被控15項虐兒罪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保良局轄下一所特殊學校、元朗保良局羅氏信託學校一名四十六歲姓梁女教師,去年七月涉嫌用疑似消毒火酒液體,向特殊學童的臉部噴灑,被警方以涉嫌虐兒罪把她拘捕。警方發言人昨表示,已落案檢控該名四十六歲姓梁女子十五項虐兒罪,案件於下周四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案件於去年七月揭發,有保良局羅氏信託學校家長偷拍一段攝於學校的短片,可見一名女教師指罵正在哭鬧的學生,之後手持一樽疑似消毒火酒的液體,向學童噴灑,至少四至五名學生被噴中臉部。

20150306 - 5款小兒中草茶 僅1註冊 加非中藥可避註冊 議員憂成大漏洞

標題:5款小兒中草茶 僅1註冊 加非中藥可避註冊 議員憂成大漏洞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健康工房的三冬茶配方百分百為中藥,卻當成食品出售,結果涉違例管有無註冊中成藥。本報發現市面5款小兒中草茶中,只有1款「衍生」的「至尊精裝七星茶顆粒沖劑」有註冊為中成藥,其成分百分百屬中藥,但「余仁生七星茶」的成分與之九成一樣,只是多了小麥,卻聲稱屬食品無註冊。有中成藥業人士透露,政府曾「教路」只要在產品添加非中藥便不用註冊。
衛生署未有就「教路」作回應,另指添加小麥須個別審視需否註冊。立法會議員憂添加非中藥可免註冊,勢成監管漏洞。

業界指政府「教路」 衛署未回應
據《中醫藥條例》,其中一個須註冊成中成藥的條件是產品「純粹」由中藥材成分組成,即全部成分屬中藥,否則有其他成分便不用註冊(見另稿)。本報檢視市面4款「七星茶」、1款「開奶茶」及1款「黑糖四物膏」產品的包裝及成分資料,當中「衍生至尊精裝七星茶顆粒沖劑」屬「正式註冊」(HKC)的中成藥,其7種成分「淡竹葉、鈎藤、蟬蛻、薏苡仁、稻芽、山楂及甘草」,全屬中藥材。
不過,「余仁生七星茶」有7種中藥成分與上述「七星茶」相同,只加了小麥,就沒註冊成中成藥;而「衍生精裝七星茶」則有4款成分與之相同,亦無註冊(見圖)。
「好幸福開奶茶」成分為淡竹葉等中藥材「提取物」,並加了蔗糖、糊精及膳食纖維等。另一款稱聲可改善女性經期不適的京都念慈菴「念妍方」黑糖四物膏,則在中藥外加了4種糖等。

衛署:須否註冊要個別審視
衛生署表示,無論「七星茶」或任何產品含中藥材並添加其他物料如小麥或食用糖等,均須個別審視,如產品符合《條例》中所述的中成藥定義,便須向中藥組申請中成藥註冊。
「衍生」發言人稱,已向衛生署查詢,對方回覆指「精裝七星茶顆粒沖劑」不需要按《中醫藥條例》註冊。余仁生發言人稱,其七星茶和開奶茶是食品,已符合營養標籤及不能聲稱「功能」、「主治」,又稱「龜苓膏及涼茶等產品均含有多款藥食同源之成分」。生產「好幸福」產品的幸福醫藥指暫未能提供資料,京都念慈菴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有不願透露身分的註冊中成藥失敗的業界反映,政府曾建議他們更改配方,加入礦物質等非中成藥成分,便可變成非中成藥,業界舉例,「相信如果加個金桔或薄荷就OK了,政府就不會管」。香港中成藥製造商聯合協會理事長江志雄表示,曾聽聞衛生署有建議申請中成藥註冊的涼茶商,將有關產品轉做食品。

中醫:產品仍有藥效 或誤導消費者
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提出,若含中藥材的食品只加一兩種食材便可做食品,是誤導消費者,對真正中成藥不公平,且仍然有藥效,應予監管。他指「余仁生七星茶」另加小麥成分,不肯定是否屬中藥材的「浮小麥」。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稱,部分中草藥食品另加蔗糖、葡萄糖,雖不會影響療效,但易令小孩致胖,而「黑糖四物膏」取自四物湯的古方,藥效很重,應當中藥看待。
立法會中醫藥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郭家麒表示,若產品的其中一種成分並非中藥材便不用註冊,等同在產品中加糖便可避過法例,如同沒有監管,屬法例「大漏洞」,憂對市民健康構成風險,他計劃在立法會建議檢討條例。
江志雄稱,中成藥註冊審批期長,不少業界轉投不需註冊的保健產品行列,但若再對中藥材食品另加規管,是進一步扼殺生存空間。

20150303 - 男嬰疑捱餓瘦弱 送院後無人「認領」

標題:男嬰疑捱餓瘦弱 送院後無人「認領」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16個月大男嬰上月因病被送入長沙灣明愛醫院,醫生發現其體重較正常輕約一公斤,疑曾遭疏忽照顧,遂報警。警方昨無法聯絡嬰兒父母,而近日負責照顧男嬰的大伯亦拒絕再照顧。案件暫列「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處理,無人被捕。

母出走父忙工作 大伯拒再照顧

據悉,該16個月大男嬰姓冼,疑患智力發展遲緩,需定期診治,早前其母親因與丈夫感情出問題而離家出走,男嬰父親疑因工作無暇照顧,將男嬰交予兄長照料。上月21日,男嬰耳朵因濕疹發炎,由伯父抱往明愛醫院求診及要留醫,當時醫生發現男嬰體重較正常同齡嬰兒輕近一公斤,留院數日後體重明顯回升。至昨晨11時許,醫生見男嬰體重等迅速復原,懷疑事涉疏忽照顧或虐待,遂報警。警員之後到醫院調查,其間根據資料聯絡男嬰的大伯了解,對方表示不會再照顧男嬰。警方正設法聯絡男嬰父母及通知社署跟進事件。

20150302 - 照顧幼童如親孫 社區保母獲嘉許

標題:照顧幼童如親孫 社區保母獲嘉許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計劃加強託兒服務釋放婦女勞動力,亦令部分中年婦女重投社會充當照顧者。現年56歲的芬姨在兩年前起擔任「社區保母」,她說當時因子女長大成人,生活沉悶才重投工作,未料與「由細湊大」的幼童Jennifer情如兩婆孫,不但教她走路、說話及寫字,甚至為她報讀幼稚園。
現有1700社區保母 986受託兒童
現時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提供社區保母服務,分別可在家居及中心託管,其中家居保母可在家中同時照顧3名9歲以下的兒童,時間由早上7時至晚上11時,若有需要可提供緊急及留宿安排。社署發言人稱,現時本港約有1700名社區保母,受託兒童由2012/13年度的月均861人,增至2014/15年度(上半年)的986人,增幅約14.5%。

教走路寫字說話報幼園
社署昨日舉行「社區保母嘉許禮2015」,有400多名社區保母獲表揚,其中包括芬姨,她自2013年起擔任社區保母,首次照顧的幼童即是當時只有3個月大的Jennifer。Jennifer的外祖父母分別是香港人及菲律賓人,母親當年是一個僅16歲、成長於菲律賓的年輕媽媽,在生計、語言及照顧環境考慮下,決定尋求協助。

芬姨說,家中兩名子女都長大成人,生活無所掛慮,每天在家照顧Jennifer較以往照顧兒女更為專心。至今兩年來,芬姨曾教Jennifer走路、寫中文字、講廣東話,甚至近日為現年兩歲的Jennifer報讀附近幼稚園,方便日後繼續照顧。「我當她是自己孫女,最窩心是我抱住她時,她會學我,拍拍我的背」。
3日培訓 薪酬每小時20元

Jennifer的外祖母說,因女兒年紀尚小,自己跟丈夫也要上班養家,在Jennifer剛出生時唯有要求菲律賓的親人來港協助照顧,幸有芬姨擔當保母,甚至能在Jennifer生病時,教導他們照顧愛孫的技巧。
計劃負責機構之一的東華三院,計劃主任江淑儀表示,社區保母必須先完成3日培訓課程,學習照顧嬰兒、個人及兒童情緒管理等技巧;亦會有家訪、定期及突擊檢查,了解家居保母的生活環境,再配對合適的受託幼童,收費每人每小時20元,全數為家居保母的薪酬。
她指現時託管需求增加,但可長期每日照顧幼童的保母不多,亦要按情况,安排在父母工作地區而非住所附近,尋找可協助託管的保母。


標題:社區保母 支援全職爸媽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我哋成家人都要返工,好彩有芬姨幫手湊住Jennifer,唔係都唔知點算好!」家長所稱讚的原來是家庭主婦、五十六歲的芬姨,她大仔已婚、細囡亦進職場「出晒身」,生活無寄託而巧合地加入社區保母行列,為左鄰右里提供家居幼兒託管,兩年間已為眾多在職家長湊仔女分憂,令一個育有兩歲多B女的中菲家庭可全情投入放心工作,她自言生活變得充實,達致雙贏局面。有社區保母營辦團體認為,計劃正面有成效,惜港府宣傳不足,令服務未能發揮極致作用。'

每小時津貼僅廿多元
芬姨昨與四百多名婦女在社會福利署「社區保母嘉許禮」獲表揚。芬姨由Jennifer出生不久後便一直照顧至今,感情深厚。單親的Jennifer由於母親任職侍應,其外祖父母亦需外出工作,遂交託芬姨日間照顧女兒。

芬姨坦言,擔任社區保母後生活不再乏味,然並無「人工」,僅獲每小時十多至廿多元象徵式津貼,但她亦非常盡責,眼見Jennifer一家人生路不熟,自動請纓代報幼稚園,又不時為她添購新衣,「當正自己個孫咁湊呀!」

社署一一年尾將「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常規化並擴展至全港十八區,每區由一間非牟利機構負責,提供家居保母服務、中心託管小組等,社區保母招募、評估及培訓,該計劃均由營辦機構社工管理監督。

據社署數字顯示,本港現約有一千七百名社區保母,過去三年共惠及約三萬四千名兒童。

宣傳不足 服務未飽和
香港婦女服務聯會主席歐陽寶珍指出,宣傳不足是計劃的最大弊病,致使服務至今尚未飽和,認為港府應加強推廣及酌量按通脹調整社區保母的津貼以作鼓勵。

20150227 - 日睇電視兩小時 兒童或出現高血壓

標題:日睇電視兩小時 兒童或出現高血壓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看電視或上網已成為現今兒童生活的主要部分,所衍生的健康問題愈來愈多。兒童每日長時間坐在屏幕前,缺少運動,日後患上各樣慢性疾病的風險隨之增加。巴西聖保羅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二至十歲兒童每日看電視或使用電腦超過兩小時,他們患高血壓的機會,比起較少花時間坐在屏幕前的兒童高三成;若他們在其他時間仍不做運動,患高血壓的風險更會增加五成。

長大後易誘發缺血性心臟病
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用兩年時間收集來自八個歐洲國家超過五千二百多名兒童的數據,分析後發現每千名兒童中有一百一十人的血壓偏高,他們的血壓高於九成半同年齡、同身高和同性別的兒童。研究人員指出,研究反映缺乏運動、經常坐着不動的生活習慣,與新增高血壓個案之間的關連。兒童患上高血壓,會令他們長大後更易增加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專家形容,現今兒童缺乏運動的情況普遍,他們將來的健康狀況令人擔心。

20150227 - 嘔奶嬰入院疑失救致死

標題:嘔奶嬰入院疑失救致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澳門一名五個月大男嬰大年初一因嘔奶被送到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求診,可惜同日晚上死亡,家人質疑男嬰是失救致死,又向本報申訴院方事後一直顯得漠不關心,他們亦正為殮葬費問題周章。協助男嬰家屬的澳門立法會議員高天賜表示,衞生局在死亡證上僅列出「忽然死亡」,沒有提及男嬰死亡關鍵原因,更要在他介入後,才對男嬰家屬作心理輔導,令人失望。

男嬰父親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至今他們一家仍感不開心,認為事件不公道,仁伯爵綜合醫院一直對事件漠不關心,他表示,當日兒子一共吃了一次抗過敏及兩次止嘔藥,之後休克。他更質疑相關醫生是否有足夠經驗,為甚麼會開了不適合嬰兒服用的藥物給其子,而即使完整化驗報告要一個月後才完成,但他對死亡證上面僅列出「忽然死亡」表示不能接受。


標題:澳門山頂醫院求診 服藥後呼吸困難 BB猝死 父質疑開錯藥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澳門一個患有蠶豆症(G6PD缺乏症)的五個月大男嬰,於年初一(十九日)因嘔吐由家人送往當地山頂醫院(仁伯爵綜合醫院)求診,回家服藥後出現呼吸困難及面色變紫,再送院急救終搶救無效不治。男嬰家人質疑院方開錯藥致其子藥物敏感,澳門衞生局亦對事件表示十分關注,正調查事件。
記者:龔蕙芝

不幸於年初一喪子的澳門人姚先生憶述事件,當日凌晨五時發現五個月大的兒子傑文不停嘔吐,於是送他到山頂醫院求醫,他強調兒子當時只有嘔吐,精神狀況仍然良好,院方一名陳姓醫生經檢查後,指傑文「冇乜事」,並處方止嘔藥(Domperidona)及抗敏藥(Dimetindeno)。
姚先生遂帶兒子回家後,於早上六時第一次餵藥,「BB食完藥就眼光光,有啲呼吸困難,之後一直瞓唔到」。姚先生以為是服藥後的正常反應,直至中午十二時第二次服藥後個多小時,赫見兒子面色突然變紫,嚇得他立即帶兒子到山頂醫院。
「一去到醫院BB就發冷,要開暖爐,護士想抽血都抽唔到」。姚指兒子留院期間情況曾一度好轉,但至下午五時許,醫生突然告知其子出現休克、缺水、敗血症及心臟停頓的情況,極不樂觀,經個多小時搶救,醫生在晚上七時宣告傑文不治。

本患蠶豆症衞生局調查
由於兒子有蠶豆症及輕微心漏症,故於第一次應診時,姚先生已多次向醫生提醒有關病症,「就算冇講,個仔喺度出世,電腦紀錄都一定知」。姚先生回想兒子服藥後的反應,懷疑醫生開錯藥,決定追究責任,「同老婆心情好差,好亂,留喺屋企又會胡思亂想,返工又唔夠精神」。任職的士司機的姚先生與在賭場工作的太太及十歲女兒,都對失去家人感十分哀痛。
事發時正值農曆年假,姚先生本周二才正式向澳門醫務委員會投訴。澳門衞生局表示,局方和醫院均對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衞生局十分關注事件,並已約見家屬了解事件,同時會展開調查,完成後會公佈調查結果。
對於澳門衞生局重視事件,姚先生表示只能等候調查結果,「質疑還質疑,調查還調查,𠵱家報告未出,我都唔想再多講」,希望當局公佈調查結果後,向他們作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