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支援非華語學生,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一項調查發現,南亞裔學童較華裔學童面對更多負面生活經驗,近五成受訪南亞裔學童曾遇遭種族歧視,五成七南亞裔家庭更曾出現家庭經濟問題,但他們大多聯絡親戚或同鄉協助,尋求社區支援比例偏低,團體恐造成更難融入社區的惡性循環,促請政府推行專為南亞裔學童而設的兒童發展基金,並強化「家社校」的合作。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聯同香港教育學院,去年底至上月以問卷訪問近四百七十名高小學生及家長,其中約一百個家庭屬南亞裔。調查發現,四成八受訪南亞裔學童曾遭受種族歧視,五成七南亞裔家庭曾出現家庭經濟問題,較華裔家庭高百分之四點五。
家中曾出現離婚、家人犯罪等壓力事件方面,南亞裔家庭的比例高達八成二,較華裔家庭的六成四,多出一成八。社區支援方面,南亞裔學童獲較佳支援,較華裔學童少百分之五,但六成六南亞裔學童有較佳的家庭支援,比例卻高於華裔學童逾兩成。
十四歲的巴基斯坦裔學生Milan在港出生,從小經常被人稱為「阿差」,「我已經聽到沒有感覺,但不少朋友還是會很難受。」現時就讀中三的他,在專門取錄非華語學生的指定學校完成小學課程,他坦言指定學校的中文課程,只教「你好」等基本問候語,遠遠未達生活所需,「在超市看不明中文標貼,連『買一送一』都看不明白;去茶餐廳亦不懂得點餐,平時很難跟本地人溝通。」
本身對化學與數學感興趣的Milan坦言,深知中文讀寫程度不高,日後升讀大學機會渺茫,唯有將勤補拙,多請教本地同學,期望在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中文科考獲佳績,但他不諱言GCSE認受性較中學文憑試遜色,「我希望政府可以為我們提供多些中文課程」。
兒童、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高級協調主任張偉光指,南亞裔家庭因文化差異或語言不通,較少得到社區支援,而尋求親戚或同鄉協助為主,「可能造成惡性循環,令他們更難融入社區。」
他建議政府優化兒童發展基金,並為南亞裔學童專設師友計畫,協助他們融入社區,學校亦可引入社區資源,加強南亞裔兒童的社區支援,讓他們從小認識與使用社區中心等服務。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聯同香港教育學院,去年底至上月以問卷訪問近四百七十名高小學生及家長,其中約一百個家庭屬南亞裔。調查發現,四成八受訪南亞裔學童曾遭受種族歧視,五成七南亞裔家庭曾出現家庭經濟問題,較華裔家庭高百分之四點五。
家中曾出現離婚、家人犯罪等壓力事件方面,南亞裔家庭的比例高達八成二,較華裔家庭的六成四,多出一成八。社區支援方面,南亞裔學童獲較佳支援,較華裔學童少百分之五,但六成六南亞裔學童有較佳的家庭支援,比例卻高於華裔學童逾兩成。
十四歲的巴基斯坦裔學生Milan在港出生,從小經常被人稱為「阿差」,「我已經聽到沒有感覺,但不少朋友還是會很難受。」現時就讀中三的他,在專門取錄非華語學生的指定學校完成小學課程,他坦言指定學校的中文課程,只教「你好」等基本問候語,遠遠未達生活所需,「在超市看不明中文標貼,連『買一送一』都看不明白;去茶餐廳亦不懂得點餐,平時很難跟本地人溝通。」
本身對化學與數學感興趣的Milan坦言,深知中文讀寫程度不高,日後升讀大學機會渺茫,唯有將勤補拙,多請教本地同學,期望在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中文科考獲佳績,但他不諱言GCSE認受性較中學文憑試遜色,「我希望政府可以為我們提供多些中文課程」。
兒童、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高級協調主任張偉光指,南亞裔家庭因文化差異或語言不通,較少得到社區支援,而尋求親戚或同鄉協助為主,「可能造成惡性循環,令他們更難融入社區。」
他建議政府優化兒童發展基金,並為南亞裔學童專設師友計畫,協助他們融入社區,學校亦可引入社區資源,加強南亞裔兒童的社區支援,讓他們從小認識與使用社區中心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