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2 - 谷幼兒跳班小一 教局:值得商榷

標題:六歲以下測IQ未必準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子女IQ(即智力)高或低,足令家長瘋狂。愛兒年僅半歲,有媽媽已在網上討論區查探能否做智力測試(即Intelligence Quotient Test);有父母則不滿子女的智力分數,要求「重考」,此類評估服務大受家長追捧,且有幼齡化趨勢。有機構趁勢推出宣稱可為年僅兩歲半幼兒進行的智力測試,評估費不菲,索價六千元。不過,專家提醒兒童六歲以上才開始展現思考及分析才能,太年幼亦專注力普遍不足,測試結果未必可靠。

獲教育局撥款成立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為經中小學推薦的尖子提供資優課程訓練。學苑諮詢及評估中心亦提供智力測試服務,由○九年度接獲四宗,增至一二年度廿三宗,四年間急增近五倍。

本港常用的智力評估工具為「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香港版)」,受衞生署、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福利組織協康會等廣為採用,透過書面回答填充題,適用年齡設限為識別六至十六歲兒童及青少年的智力發展。

新測試稱兩歲半可參與
最近,遵理集團轄下優才兒童發展中心宣傳在港率先引入「魏氏幼兒智力測試第四版」,為年僅兩歲半幼兒進行智力測試。中心發言人解釋,魏氏智力測試第四版正是根據小朋友的能力設計,過程毋須以文字表達,會使用模型、蓋印等工具進行測試,故年齡下限可調低至兩歲半。不過,她承認因小朋友年齡較小,在測試途中或出現突發情況,但只要在一周內完成評估,便可確保評估的準確性及可靠性。

家長逼「做到高分為止」

本報詢問多名專家,卻對年紀太細做智力測試有保留。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姜源貞批評現時社會趨勢過分看重智力測試分數,「曾有家長唔滿意子女嘅IQ分數,要做到高分為止」。她指出,兩歲半幼兒的腦部仍在發展階段,最多只能測試某範疇的認知能力,六歲以上才開始展現思考及分析才能。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湯敏思認為,國際認可的魏氏智力測驗第四版,容許兩歲半幼兒接受測試,但七歲以下幼兒專注力普遍不足,進行測試的時候容易分心,令結果不可靠。


標題:神童效應氾濫 資優生慎跳級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神童沈詩鈞、伍國頌等紛紛提早跨入大學門檻,近年成為佳話,原來亦誘發更多家長查詢子女跳級升學問題。教育界提醒,應否讓資優生跳級,必須審慎考慮學生學業以至成長的全面利益。

按現行政策,資優生能否跳級全由學校及家長自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總監(教師專業發展及家長支援)林克忠透露,今年暑假已接獲四、五宗家長查詢跳級升學問題,背後與近年神童提早升大學亦有關。他指出,資優學童跳級與否,最重要視乎學生本身意願、學校支援是否足夠,不一定只在學習範圍「加速」,增加課程深度亦有助提升學習興趣。

取錄不少資優生的優才(楊殷有娣)書院校長譚國偉指,學校審批是否讓學生跳級時,除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外,更重要是學生的心智發展及人際相處是否適應。

高智商兄弟齊跳級

十二歲的黃日與十四歲哥哥黃旭,分別在幼稚園高班及小一接受智力測試,高逾一百四十五分,屬特優水平。黃太指細仔小時「一星期可睇四、五本數學書,小學已經睇高中課本」。就讀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的阿日,去年起不時向父母投訴上堂沉悶,課堂「太淺」。黃太為讓兒子重拾學習興趣,與校方達成共識,本學年讓阿日連跳兩級升中四,哥哥阿旭亦轉校到名校拔萃男書院跳一級讀中四,二人將共同越級備戰文憑試,有望提早入讀大學。




標題:谷幼兒跳班小一 教局:值得商榷
報章:文匯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每年的9月,不少家長都開始為其適齡子女籌謀報讀下學年小一入學事宜。近日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的入學講座中,有家長向學校提出讓就讀幼稚園中班(K2)子女申請「跳班」升小一,校方雖然有提醒家長不應揠苗助長,且從沒有成功個案,但卻稱會接受申請安排面試。教育局昨撰文指家長有關做法值得商榷,並強調直資小學雖有較大收生彈性,但亦有責任持守教育專業精神,顧及學童全人發展並要讓家長明白,更應避免對幼兒添加不必要的壓力,引發揠苗助長風氣。

教育局昨發表《直資學校收生政策正面睇》文章,強調家長應明白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養及栽培孩子需要因材施教,而非揠苗助長,讓幼兒跳班報直資小一的做法實在值得商榷。文章又指,直資校受公帑資助,有責任適當及專業地運用其收生彈性,並要向公眾及持份者問責,有關收生準則也必須顧及學童全人發展的需要,避免引發家長過度催谷子女及揠苗助長的風氣。教局又呼籲,直資學校應教育家長,讓其明白過早升小學不利於幼兒全人發展,甚或令他們喪失健康成長的快樂童年,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