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3 - 追擊「小強」 累妻兒吸殺蟲水送院

標題:追擊「小強」 累妻兒吸殺蟲水送院
報章:東方日報


追殺「小強」險殺妻兒!一名男子昨凌晨在屯門寓所發現單位有曱甴出沒,立即噴射殺蟲水殺滅曱甴,惟曱甴左閃右避,男子邊追邊噴,疑噴射過量,導致在家中的廿九歲妻子及三歲兒子吸入過量殺蟲水不適,雙雙送院。專家提醒市民殺蟲水具毒性,使用前應留意說明及確保空氣流通。
現場為屯門市廣場第一期四座一單位,男戶主姓方(卅七歲),與姓何妻子及兒子同住。昨凌晨一時許,方在住所內發現有曱甴出沒,擔心影響家居衞生,立即取來殺蟲水噴殺曱甴,惟曱甴四處亂走,方一直尾隨噴殺蟲水,詎料,殺蟲水氣味太過濃烈,導致其妻子及兒子感到喉乾及頭暈不適,需報警求助。救護員到場,立即打開屋內的窗門通風,並將母子送院。其中何婦送院時需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其子則由一名女親友抱同送院檢驗。
毒性不能小覷
香港害蟲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指出,雖然殺蟲劑不能置人於死地,但始終帶有小量毒性,故不能掉以輕心,若需在室內大量使用,最好在無人時才進行,因為若市民對化學劑敏感,或本身患有哮喘病,接觸濃度過高的化學劑後,輕則出現皮膚紅腫敏感、流鼻水、打噴嚏、咳嗽,嚴重則可能導致抽筋,甚至心跳加速,所以不能小覷其殺傷力。
梁建議,若需要使用殺蟲劑時,必須購買已在本港註冊的商品,留意標籤及確定空氣流通,否則除會對人體有害,也可能在接觸電源後導致爆炸。他又建議市民可使用藥餌來消滅曱甴害蟲,因為藥餌可以吸引曱甴進食,若其返回巢穴死亡,其他曱甴在進食其屍首時,亦會同樣中毒死亡。

20110812 - facebook兒童不宜

標題:facebook兒童不宜
報章:明報


全民皆facebook(面書,下稱fb),這個社交平台現時在全球已有超過7億用戶,佔據很多人的生活:邀請朋友、更新自己的動向、分享相片、按「讚好」、加入群組等行為,已成為不少人的習慣。然而,近日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格林菲爾德提出,fb創造出虛榮新一代,用戶自我迷戀、注意力短暫等等。各位爸媽需要讓子女遠離fb嗎?

根據CheckFacebook.com的資料,香港有近380萬個fb帳戶,其中13至17歲的用戶佔約13%,即約49萬人。問身邊的家長、小朋友,更有不少未滿13歲的小朋友開設帳戶(fb要求用戶必須年滿13歲)。有父母視之為洪水猛獸,盡量拖延讓小朋友成為fb一族;有父母卻甚至幫未夠年齡的小朋友登記,大家究竟應如何面對fb巨浪?

教孩子別add陌生人

晴希﹕觸動輔導中心總監兼家長動力會長程翠雲的女兒晴希,今年11歲,準備升小六,開設fb帳戶已有兩年多。媽媽程翠雲本身有過千個fb朋友,而晴希亦有超過500個,包括家人、同學、親戚、合唱團的朋友、媽咪朋友等。

程翠雲、鄧藹霖和余國健都讚好!

程翠雲﹕我替女兒開fb時,已提醒晴希不要加入不認識的朋友,並保障自己的資料。「我沒質疑女兒的朋友名單,因為我認識她大部分的朋友,甚至有很多是共同朋友。我教她開facebook,權威在我手,她不會抗拒我成為她的朋友。之後,我讓她自行管理帳戶,不會干涉,盡量避免留言,亦很少讚好。就算有時候,她跟朋友用奇怪符號留言,我不知道她說什麼,也不會過問。」

鄧藹霖﹕兩名分別22及14歲的兒子都玩fb,但我自己堅拒開戶,「我不接受將自己所有事都公諸於世,但亦不反對他們玩。不過,我已講明不准add陌生人,因此雖然我沒有玩,但仍知道他們的friend list裏有哪些人。」

余國健﹕育有三名6歲至12歲子女的心靈階梯培訓總監余國健,一家人都有fb帳戶,「我覺得無必要視它為洪水猛獸,小朋友想開戶多出於好奇,是身分象徵而已。爸媽愈是阻止,他們就愈想玩,既然避不了,我會教他們什麼人應該add,什麼人不應該add,當作是社交訓練。」

電腦放客廳 免沉迷玩遊戲

Brian﹕15歲加入facebook初期的時候,會玩facebook內附設的各種小遊戲,但自言沒有沉迷,後來更索性不玩:「有一次看到新聞報道指出,玩facebook遊戲有機會外泄個人資料,令我更加不想玩。」

余國健讚好!

余國健﹕將電腦放在客廳,跟子女協議每日的使用時間,防止他們日玩夜玩。電腦放在公開的地方,「出事」機會低一點,而太暴力或刺激的遊戲都不可以玩。我限制他們只可玩15至30分鐘,他們會很珍惜這少許的時間,應該不會弄出大麻煩吧。此外,他們的手提電話沒有上網功能,以免他們沉迷。

兒女公開留言 多提點少干涉

詠斯﹕11歲詠斯的fb帳戶,由媽媽為她開設,她大多用來跟同學傾功課,好像有次跟同學組隊參加歌唱比賽,大家就在fb討論選哪首歌。詠斯的同學會在Wall上聊天、談八卦、分享自己開心與擔憂事,相對地她較少留言。詠斯媽媽還會邀請她的同學加入fb,看到同學擔心考試,又會留言鼓勵她們。

Brian﹕跟朋友談天時,會避免開設群組談天,「知道開群組要設定很多事情,很繁複,不及直接在chat room或pm(私人短訊)來得方便及有私隱。另外,在Wall上公開談,有時候不想所有朋友看到,需要逐一揀選隱藏對象,很麻煩。」

鄧藹霖、余國健和程翠雲都讚好!

鄧藹霖﹕為尊重兒子私穩,我從沒意圖或企圖偷看他們說什麼、玩什麼。但我最緊張他們在網上亂說話,所以經常跟他們說即使多討厭某同學,都不可在網上討論或群起「唱衰」,禁絕這種網上欺凌行為。我知道學校都有嚴密監察,亦曾聽過有類似事件發生。

余國健﹕據我所知,現時不少人事顧問都會檢查應徵者的facebook了解其背景。在網絡世界,中傷別人太容易了,青年人愛開群組講秘密,但我覺得其他人總有方法看得到,所以我特別提醒子女要對自己的說話負責。同時,家人要跟子女保持溝通,就不會只向朋友說心事。

程翠雲﹕家長應避免過分插手子女的社交,「若子女願意邀請父母加入facebook,子女跟朋友對話時,爸媽不宜在facebook內給意見,製造尷尬。他們會不喜歡,甚至用各種方法阻止父母查看facebook,會『unfriend』、block(隱藏)、加入黑名單,或是開新account,父母失去藉公開社交平台了解子女的機會。如果看到子女的facebook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在互聯網外談。」

分享相片要三思

Brian﹕曾有兩個fb帳戶,3年前開始玩fb時,我加入相識的朋友、同學,人數大約三四十人,我會分享一些個人生活照、風景照、食物照等,並設定只有朋友才有權限看到照片與留言。但後來得知有朋友將照片四處傳閱,為免再次出現這情,決定刪除舊帳戶。「用了另一個電郵開account,今次揀選的朋友很謹慎,只邀請相熟的同學及親戚加入(朋友名單),人數在10個之內。」

鄧藹霖讚好!

鄧藹霖﹕我知道兒子會upload相片,他們的圈子就是這樣,喜歡跟人分享。他說有時在網上post了一句joke,有朋友like,已經好開心,我就經常跟他說,玩facebook「just for fun」。雖然現在他們沒有拍拖,但我已叫他們要做gentlemen,即使日後與別人分手,亦不要亂放相片上網,愛對方就不要中傷她。此外,我都很怕自己的資料外泄,有些人真的很「豬」,什麼都放上網,所以我一直沒有開帳戶,我可能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沒有facebook的人呢!

檢查子女行蹤反效果

Ah Bo(16歲)﹕我好憎媽媽用facebook check我,她真的試過看到我在facebook打卡,知道我在旺角後,專登搭車找我,那時朋友都在場,令我覺得很「」。我覺得用facebook就好像被監視一樣,所以曾在朋友名單內刪除所有親戚,最近才重新加入。

余國健讚好!

余國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為子女總會想到很多藉口不報告行蹤,如電話沒電、網絡接收不到等,所以爸媽用這方法去check子女行蹤並非最佳做法。太嚴苛的規條可能會有反效果,雙方應建立互信,自由和信任是按平日的表現成正比,爸媽要讓子女明白他們要先學會自我節制,才可享有自由的道理。




標題:專家建議﹕家長學玩fb 增進子女感情
報章:明報


程翠雲說﹕「我覺得fb這類社交平台,家長不用將之惡魔化,擔心子女認識到壞人、不懂得保護私隱。與其擔憂,倒不如嘗試認識它。最討厭子女玩fb的家長,往往是不太懂用電腦、沒有fb帳戶的,他們未經了解便阻止子女用fb。我反而認為,家長應嘗試了解,甚至幫子女開account。」她更分享如何借用社交平台,與女兒聯繫感情。「我的工作桌跟女兒的書並排,她用電腦時,我在旁邊同樣用電腦,我們常用msn、facebook的chat room聊天。有時候,明明我就在身邊,她會hi我,向我說一些很sweet的說話,例如問我吃水果嗎?叫我早些睡覺等。她亦會跟我分享一些有趣事,我便將頭伸向她的電腦旁。」

朋友愈多 私隱易泄

香港青年協會網站總監魏遠強(Ken)指出,很多小朋友「鬥」facebook:「有些小用家愛鬥多朋友,在朋友名單內add一些不認識的人,令社交網絡擴闊了;部分除了鬥朋友數目外,更會以加入不同國籍的朋友為榮;甚至有一些game,朋友愈多,愈容易過關升level,或誘使他們邀請更多陌生人成為朋友。」Ken指出,年輕人最常在朋友的名單中找「朋友」,但用家實際上其實不了解朋友的朋友;再者,有些人認為拒絕別人會感到不好意思,會不拒絕任何邀請。「當網絡愈擴大,用戶放的資料、相片便會公開予更多人。facebook不止是一傳,十傳百,而是一傳過千,影響極大。」




標題:玩得精明保私隱
報章:明報


.跟子女分享有關facebook的新聞,藉此警惕保護私隱的重要,並留意社交平台陷阱
.不時檢視朋友名單,有需要可將他人從朋友名單中移除(unfriend)
.facebook不時增設功能,用家應該定期不時查看「個人設定」,重新檢視
.朋友在Wall上留言查問一些較私隱的問題,如電話等,不要貪方便在Wall上回覆,應該以私人短訊回覆
.設定資料「只是朋友」(only friends)才可看到,「朋友的朋友」(friends of friends)也不宜
.搜尋器如Google很多時會搜尋到facebook的群組網頁,不要忽略群組的設定,宜設定為特定朋友才能觀看

資料來源﹕香港青年協會網站總監魏遠強

20110808 - 一堆衫險焗死半歲B

標題:一堆衫險焗死半歲B
報章:東方日報


旺角又發生嬰兒家居意外,一名六個月大內地男嬰,昨午與父母同床睡覺期間,疑轉身時碌落地,剛巧跌入擺放床邊一個洗衣籃內,「淹沒」衣衫堆中,頭部被蓋住致窒息昏迷,父母驚醒發現時,他已無呼吸無脈搏,送院搶救後雖恢復心跳,但情況危殆。警方調查後,以涉嫌「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拘捕男嬰父母,案件交刑事調查隊跟進。
命危男嬰姓陳,父親四十四歲,母親為廿九歲姓吳內地婦,母子均持雙程證來港,一家三口同住廣東道宏華大廈一單位。據悉,該居所由男嬰祖父購買,多年前讓予兒子居住。
父扎醒揭發悲劇
現場消息指,昨午十二時許,陳父見兒子在大床香甜入睡,而他與妻子亦有睡意,但恐吵醒兒子,故未有將他放回嬰兒床,一家三口遂同床而睡。另外,由於恐防父母「爛瞓」壓住兒子出事,為安全計又將男嬰放在床的一邊,兩人則睡在另一邊。期間,陳嬰懷疑轉身時,恰巧轉至床邊,因大床無安裝圍欄,經幾番轉身後,男嬰碌跌落床,剛巧跌落放於床邊的一個洗衣籃。
由於籃內堆滿待洗衣物,陳嬰墮籃後即「淹沒」在衣衫堆中,頭部疑遭衣衫掩蓋,導致窒息陷入昏迷。陳父在矇矓間「扎醒」不見兒子在床邊,立刻起床看個究竟,赫然見他躺在洗衣籃內,面青唇白毫無反應,心知不妙即時抱起兒子及報警。
一度無呼吸脈搏
據悉,陳父因心急將兒子送院,報警後即抱着兒子走落街,等候救護車到場。救護員趕至發現陳嬰無呼吸無脈搏,當場脫去其上衣,輕按其胸口替其急救,然後再抱住他送院搶救。陳的父母陪同兒子送院時一直憂心忡忡,在救護車互相擁抱。
陳嬰經醫生施行急救後,慢慢恢復心跳,惟依然陷於昏迷,被送入兒童深切治療病房留醫,現時情況危殆。陳母在醫院等候期間,因擔心兒子病情,忍不住流淚。
警員帶陳父返住所調查後,以涉嫌「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將其拘捕,案件由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四隊跟進。



標題:專家:嬰兒不可與成人同床瞓
報章:東方日報


為人父母應該痛錫寶寶,不要令他們受到傷害。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表示,任何父母生下兒女,都會祈盼他們得到最好的照顧,為人父母也會痛錫及保護寶寶。奈何有初為父母者,因一時粗心大意忽略家居安全,可能對寶寶造成終身難以磨滅的傷害。
何愛珠續稱,防止虐待兒童會有「生之喜悅」計劃,對象是首次為人父母的家庭,主要透過已為媽媽的義工,教導他們如何避免家居意外。義工會指出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危險黑點,照顧寶寶時做到眼不離身才最安全,初為人父母者千萬留意。
另外,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表示,嬰兒不可與成人同睡一床,早已講到街知巷聞,但依然有父母犯錯,危害兒女性命,確實令人感到傷感。三個月大嬰兒已可反側轉身,若果將其放在沒有圍欄的大床睡覺,除非大人一直守候在旁邊。否則,只要稍為有小小疏忽,嬰兒隨時會跌落床,造成身體傷害。
謝醫生又指,父母可能以為將嬰兒擺放中間,兩邊都有人睇住就不會出事,這想法絕對錯誤,假如大人爛瞓,只要稍為不慎一個轉身,即會將嬰兒壓在身下,幼小的嬰兒如承受大人壓力,可能會搞出人命。因此,嬰兒最好放在有圍欄的BB床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