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兒童遇家暴成年仍受困
報章:太陽報
一項調查顯示,約兩成受訪者的家庭曾發生家暴,當中八成更是不足十二歲便開始遭遇家暴;悲痛的遭遇令他們情緒、行為及人際關係等方面有影響,成年後仍受困擾。
城市大學早前以電話訪問五百多名市民,當中約一百人曾遭遇家暴,八成人不足十二歲便開始遭遇家暴;最常見包括大吼大叫辱罵、用硬物傷害他人身體、拳打腳踢、掌摑對方,趕對方出家門,互相毆鬥,甚至用刀恐嚇對方。但六成一被訪者指事發時完全沒人介入協助受虐者。城大亦邀請其中十二名曾經目睹家暴的被訪者作深入訪談,有受訪者表示,年幼時曾萌自殺念頭。另有人長大後有暴力傾向,對身邊人失去信任。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麗清建議社福機構及早介入處理兒童情緒問題;和諧之家總幹事陶后華盼政府增撥資源,為兒童提供更多情緒支援服務。
標題:
學者倡關注家暴童感
報章:東方日報
中國人「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令遇上家庭暴力人士怯於求助,兒童成長更容易受到影響。一項調查顯示,約兩成受訪者的家庭曾發生家暴,當中八成更是在不足十二歲便開始遭遇家暴;悲痛的遭遇令他們的情緒、行為及人際關係等方面有影響,成年後仍受困擾。學者建議前線社工及警察在處理家暴時,切勿漠視兒童感受,應給予適當情緒支持。
城市大學早前以電話訪問五百多名市民,當中約一百人曾遭遇家暴,八成人不足十二歲便開始遭遇家暴;而最常見的暴力行為包括大吼大叫辱罵、用硬物傷害他人身體、拳打腳踢對方、掌摑對方、趕對方出家門、互相毆鬥,甚至用刀恐嚇對方。但六成一被訪者指事發時完全沒有人介入協助受虐者。
不願回家 易萌死念
城大亦邀請其中十二名曾經目睹家暴的被訪者作深入訪談,有受訪者表示,年幼時曾萌自殺念頭,亦有人放學後寧在寓所樓下呆坐而不願回家。另有長大後仍受影響,有暴力傾向,對身邊人失去信任。
另外,和諧之家去年九月迄今共為二千多名學童提供情緒教育服務,同時向學童作「目睹家暴辨識評估」,發現當中五成七人曾遇父母吵架,一成六人遇父母打架,兩成一人會因而感到受傷害。另有約一成學童經常被父母打罵,兩成四人曾獨留家中。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麗清認為,社會向來視家庭暴力為平常家事,令部分在暴力家庭中成長的兒童處於長期被忽略的處境,成長時缺乏關懷而變得孤僻和反叛,甚至有暴力行為。她建議社福機構應及早介入,以處理兒童情緒問題;和諧之家總幹事陶后華希望政府增撥資源,為在學兒童提供更多情緒支援服務。